《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为更广泛地宣传民法典,增强师生法治意识,提升中小学生法治意识、安全意识、法治素养。6月9日至17日,张庄小学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一起学典,我与民法典同行”。
有时代特色的法律
结合学生特点,学校制定并下发《张庄镇中心小学“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要求重点加强青少年民法典普法教育活动过程,把民法典基本精神融入到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聚焦青少年权益保护,切实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学法 知法 懂法
在班级中,组织召开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的法治班会课。一起观看民法典公益宣传片,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讲一讲,师生一起分享民法典知识。认识民法典对胎儿、八周岁、十六周岁、十八周岁各级未成年人阶段的不同保护。结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结合身边的小故事,将不同年龄段的生活权益呈现给学生。围绕预防应对校园欺凌、防范未成年网络充值和打赏等热点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以生动鲜活、触目惊心的案例,以案释法,以法论事,了解与我们校园和家庭生活息息相关的法治内容,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民法典》就在身边。引导广大师生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习惯。
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学校还相继组织开展了民法典伴我行;法在我心,护航美好生活;学好民法典,做守法好少年绘画、征文、竞赛答题活动,在学习、了解《民法典》中,切实提高了孩子们的法治素养。
据悉,学校还将联合司法所、镇综治办、派出所等部门,开展共建宣讲法治教育活动。创新普法“小手牵大手”学法活动,鼓励在校子女担任家长的“法律小老师”,带动家庭学法。通过家长会、班级微信群等平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格局。教育和引导全体学生自觉守法,做知法、懂法、守法的新时代好少年。
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张庄小学“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宣传教育活动负责人李家国主任表示,活动的开展就是要聚焦青少年权益保护,进一步推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增强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教育和引导全体少年儿童不仅要学会用《民法典》保护自己同时也要向身边的同学、父母宣传《民法典》知识,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编辑:白天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山东省临沂玉龙湾小学以“农耕劳动教育”为核心突破口,历经13年深耕细 ...
山东省曹县附近有一座大型平原水库——太行堤水库,莲藕种植面积8500亩,盛夏荷花盛开,被誉为“万亩荷塘”,形成“接天莲叶 ...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26年、承载近百年教育文脉的老校,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持续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