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少年“教科书式救人”是堂生命教育公开课
发布时间:2021-06-28 15:17 来源:北京青年报作者:张西流 A+A-
-分享-

近日,江苏徐州一名3岁幼童在泳池“倒栽葱”,隔壁泳道11岁少年胡彭军一个鱼跃上演教科书式施救,他全程表现冷静,网友称他勇敢的“淡定弟”。

  众所周知,在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及生命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工作贵在平常,但现实情况却是,对于很多中小学生来说,一旦遇到险情,如何应急自救会成为一道“生命难题”。如此语境下,面对一名3岁幼童在泳池“倒栽葱”溺水,11岁少年进行“教科书式施救”,使幼童迅速脱险,显然给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带来有益启示。

  在现实生活中,危险可以说无处不在,特别是诸如地震、溺水、火灾等情况的发生,每年的寒暑假都是各地中小学生安全事故频发时段,一次次的事故再一次警示社会:一定要从学校开始,重视应急救护培训及生命安全教育,增强学生防范生存风险、规避人身意外的能力。

  据统计,我国的应急教育普及率仅为1%,不仅是未成年人,更多的成年人生存安全意识薄弱,应急知识匮乏。很多家长对孩子们外出总是说注意安全,却不能系统而全面地指导孩子学会防范和规避生存风险的方法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校的应急教育几乎是空白,即使有开展的也多集中在交通安全方面,缺少系统化的全面教育。

  那么,学校应急教育的重要性迫在眉睫。普及生命安全教育,应成为学校亟须补上的必修课;全面系统地编写应急教育教材,才是对在校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关键。在此基础上,生命安全教育应进入社会各个阶层,让应急技能贯穿人生的始终。比如,在小学阶段就开始设置预防雷电知识课,让孩子们自小就学会保护自己,而且还要教会他们如何规避各类意外风险。

  只有通过生命安全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才能促进人的自然生存和社会生存能力的提升,才能有效预防意外人身伤害,将影响程度降至最低,为每个家庭的幸福和谐提供坚强的保障。

(张西流)



作者:张西流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小饼如嚼月,最抚学子心

10月6日这一天,是中秋节,也在国庆假期,两节上演“喜相逢”。当中秋的月明遇上国庆欢腾,今年的十一必定是阖家欢乐,举国同 ...

10-05 10:33山东教育新闻网

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 培育新时代齐鲁“大先生”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10-09 10: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三策”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 ...

10-10 10:4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