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陈凯,1999年出生于山东淄博。九三学社社员,艺术学博士。2017年入职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现为造型艺术学院中国书画教研室教师。
从教以来,他认真履行教师职责,通过日常教学活动,涵养良好的师德、师风,同时注重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通过专业创作与学术研究的有机结合,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的层次水平。
关爱学生,把“四有”标准转变为教学工作中的点滴行为。
作为高校老师,他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内容与精神内涵,努力做到在教学中关爱学生,时刻提醒自己“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在师德师风培养方面注意用“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标准要求自己,教学过程中注重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的培养,努力做到笃学致用有扎实学识,摒弃杂念有理想信念,身正为范有道德情操,细心呵护有仁爱之心。课堂教学内容注重全面与深入,课堂纪律宽严结合,关爱学生,把“四有”标准转变成自己工作的一点一滴行为。在2018年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央电视台承办的《筑梦新时代》——2018年“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活动中,为支持学生活动绘制大幅沂蒙题材山水画作品,并在中央电视台直播中介绍播出;指导学生入选各项展览,多件学生作品入选第五届“青未了”——山东省高等学校美术院(系)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
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教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他踏实做好自己的教学及教研的本职工作,平时积极参加各级、各项教学、教研展览与研讨活动,并多次获得奖励。在造型艺术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他是新学分制培养方案的构建与撰写的主要参与人员。承担中国画专业中花鸟、山水方向的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学大纲的撰写,还参加了绘画专业本科一流专业的申报工作,负责申报材料的编写工作。参与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学学科评估工作,撰写了相关的材料。参与和组织了造型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大讲堂”的讲座工作,并做专业讲座一次。承担校级教改项目3项,其中担任主要负责人一项,参与两项。为学校建校45周年“为人民而设计”展览活动创作大型主题作品《青绿沂蒙》。山水画作品代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参加由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大学联合主办的 “师坛锦瑟——全国高等美术教育成果系列展”。书法作品参加在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的“南北峰会——全国高等书法教育教师作品展”。参加省教育厅主办的山东省第五届高校美术与设计专业师生基本功比赛,获教师组二等奖。参加省教育厅主办的山东省第三届教师书法大赛,获二等奖。2018年被学院选拔参加在山东财经大学举办的国家艺术基金艺术品金融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项目培训,顺利结项,论文《经济转型期的艺术与商业跨界合作经营模式研究》入编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2018国家艺术基金艺术品金融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项目结项文集《艺金坊芹论》。理论文章入编潘鲁生院长主编的“艺术与设计学科博士文丛”,出版个人专著《云水观道—山水画云水法及其观念》。作为造型艺术学院科研团队一组成员,在《美术观察》2021年第一期发表研究选题阶段成果论文《漫谈山水画写生中的“写”与“生”》。教学研究论文《高校中国画教学中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性研究》发表于《美术教育研究》。还在其他各级各类专业期刊杂志发表了若干个人作品及论文。
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发挥高校教师的服务社会职能。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通过发挥专业特色、利用专业特长,服务于社会。他兼任文化和旅游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培训导师,安徽省文房四宝协会常务理事,雄安丹青书画院理事,山东美协当代水墨艺委会委员,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等社会职务。通过在省文联及美协、书协等艺术组织与结构担任与兼职各项社会职务的便利条件,平时主动承担了许多向社会定向美育输出的工作。2017年为省委党校接待室创作反映沂蒙题材的山水画作品。2018年起,被学校选拔为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担任郭志光先生的服务专员。具体承担了郭志光先生的展览组织、视频专访、文字采访、编制个人年谱、现场采访、留存影像资料等各项事务工作。2019年受中国中共党史学会邀请,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云南剑川稻麦复种系统”创作主题作品两幅,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并被中共党史学会收藏。疫情期间,他除了创作作品参加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将抗疫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的系列创作宣传活动,还积极为学院组织创作的抗疫宣传作品撰写艺术评论。同时,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捐献作品及个人作品拍卖募集善款等形式,为抗疫作出自己实实在在的贡献。为槐荫区政协、槐荫交警大队“创艺抗疫,我们在行动”艺术创作捐献活动专门创作及捐献抗疫作品。2020年3月,通过网络慈善拍卖,定向捐赠善款2512元用于武汉新冠肺炎一线防控行动,获武汉慈善总会颁发“慈善为人 善举济世”荣誉称号。受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邀请,担任济南市儿童环境创意绘画作品大赛的评委。通过以上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努力发挥着自己作为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职能。
编辑: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