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挑战,紧密对接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青岛黄海学院结合产业发展需求,持续推进产教融合大背景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全过程、多维度培养应用型人才。
青岛黄海学院通过与校企深度融合,共建产业学院、实施“平台共建、课程共创、师资共培、资源共享”等合作战略。培养目标对接产业需求,教学标准对接行业标准、课程目标对接职业能力、实训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专业教师对接企业导师、专业文化对接企业文化。通过校企双方的深度融合,夯实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实现多元化育人。
在强化课程思政方面,青岛黄海学院深化专业思政、课程思政教育,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开展以雷锋精神为引领的红色文化教育、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实践育人教育,提升思政教育的厚度。实施第一课堂课程思政、第二课堂社会思政全覆盖和课前、课中及课后“三段联动”思政育人,提升思政教育的广度。开展思政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志愿服务,提升思政教育的温度。
在开放式多维度人才培养方面,青岛黄海学院实施学科交叉融合、人文素养提升、专创融合互促、工程实践应用多维度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人才培养途径。推进机械、电气、信息、控制等学科交叉融合,增设新工科专业方向,打造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新工科专业为引领的“智能制造专业群”。构建以国学教育为引领的“课、堂、班、社”四位一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推进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融通互促,突出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课程结合,依托8个创新工作室,创建“学赛一体、专创互促、赛创结合”的“交互式”科技创新环境,构建基于工作室制的开放、多元、动态的专创融合培养体系。结合工程教育理念,打造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过程工作化课程体系,师生共同完成企业项目,助推工程实践应用能力提升。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青岛黄海学院已培养出央视网大国工匠专题报道的齐鲁首席技师苗立岐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随着行业发展需求的变化,青岛黄海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还会不断出新招,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更多的有效路径。
编辑:白天
审核:冀春鑫
在山东大学博物馆展厅里,柔和的灯光下,一片长18厘米、由4块甲片缀合而成的带刻辞的龟腹甲陈列于展柜中,其上细密的刻痕仿佛 ...
初秋季节,在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凤凰河水畔,迎来了一批可爱的“新居民”——柯尔鸭、琵琶鸭、针尾鸭、麻鸭、红头潜鸭以及优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