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奥密克戎”病毒迅猛袭击鲁北,各地学校立即开启线上教学或封闭管理。在滨州实验中学,高三教师崔蕾主动背起吃奶的娃儿,和年逾古稀的母亲一起搬进了全封闭管理的学校,陪着学生们一起冲刺高考。她说:“老师能做的,就是和你们一起奔赴明天!”
下课的铃声响过,她一边跑到母婴室给宝宝喂奶、换尿不湿,一边抽空给在家上网课的丈夫和大妮打个视频电话……在滨州实验中学高三年级部,这是自3月中旬以来,高三(8)班地理老师崔蕾惯常的“规定动作”。
3月13日,鉴于滨州疫情防控工作严峻形势,滨州市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自3月14日开始,除高三年级外,其他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培训和托幼机构全部开始线上教学。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市所有高中立即行动,全体高三教师及后勤服务人员陪学生封闭在校,不允许出入校门。接到通知后,作为教学骨干的崔蕾心里着实犯了难。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初度暴发之际,崔蕾就曾封闭在学校,陪着高三学子们一起冲刺高考,具有封闭管理经验,是此次留校的优秀人选;更何况,高三的学生距高考不足仨月,能够现场教学肯定要比上网课效果好。可是,面对家中的两个孩子,她又实在不忍心开口——老大正上网课,不足1岁的老二还没断奶;而一旦住校,不光两个孩子需要分开看护,而上课时谁来帮着看护尚在襁褓中的二宝呢?
“高三的学生更重要,我们全家坚决支持!”虽然困难很多,但强烈的责任心促使崔蕾很快下定了决心——带着二妮去上学。而对她的这一决定,年近古稀的母亲主动提出了“进校陪读”的要求,丈夫也做出了“肯定照顾好大妮”的保证,彻底打消了崔蕾的后顾之忧。
一切部署妥当,崔蕾就开始收拾二妮的东西,尿不湿、纸巾、湿巾……大包小包都得预备全了。
万事开头难。住进学校后,二妮太小明显不适应学校住宿生活。窄小的宿舍,爸爸和姐姐不在身边的陌生环境,让孩子憋得天天直哭,直到两三天后才适应过来。二妮除了吃奶,最喜欢的就是在学校食堂里吃米饭,还常咿咿呀呀地喊“吃米米”,几天下来,饭量还有所增加。
虽然住校生活有些慌乱,但崔蕾上课时可一点儿都不会乱。崔蕾说:“我们备课组每次都会提前准备,梳理好要讲的知识点和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做好上课准备。下课后,我们也聚在一起,商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应对今年高考,我们很有信心。”
“崔蕾老师的事迹很感人,她是我校教师队伍中的典型代表!”滨州市实验中学校长朱文业深有感触地说,在这支“住校大军”中,不少教师正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然而,疫情当前,她们义无反顾地带着孩子参与进了学校的封闭管理,“万宁宁老师带着7岁孩子住校,刘红梅老师带着8岁和14岁的两个孩子住校,李希英老师带着83岁的母亲住校……我们相信,这些陪老人孩子住校的老师,心里头始终装着学生、装着学校,她们不仅是超人妈妈、超人女儿,更是伟大的人民教师!”
“每位高三教师认真教研、精心备课、分析学情,与时间赛跑,打造高效课堂。那些用深情和坚强沉淀的日子,一定会点亮学生的世界,成就每一位高三学子光明的未来。”滨州市教育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局长吕春勇表示,“战疫路上,她们也是最坚定的追光者!”
视频由滨州实验中学提供
(特约通讯员 王蕾 殷吉亮)
作者:王蕾 殷吉亮
编辑:周玉森
审核:冀春鑫
自2001年接任历城二中校长起,李新生几乎每晚都最后一个离开学校。彼时的历城二中还是一所坐落在农村地界的普通高中——优质 ...
7月18日晚,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国乐团“多彩族韵·弦歌飞扬”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在山东剧院拉开帷幕。
“孩子青春期沟通像‘血栓堵塞’吗?”“如何点燃孩子内心的动力?”……这些困扰万千家长的家庭教育难题,在济南第三中学党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