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教师也不例外。不论我们学历有多高,教育教学能力有多强,也会有不完美的一面,就像那金光四射的太阳一样,美则美矣,亮则亮矣,但也会有些斑点。作为人师,要想成为立德树人的“大先生”,就不能不正视这些斑点,要想方设法消除这些斑点。为此,就需要不断完善自己,改进再改进,学习再学习,实践再实践,提高再提高,努力做一个全新的自己。
要善于反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千百年来,曾子的话依然如洪钟大吕,响彻在耳畔。作为一名教师,虽然不一定每日都要“三省”己身,但在繁重的教育教学间隙,抽出一点时间来,做一个深刻的自我反思,还是能够做到的。如备课中有哪些新发现?课堂教学中有多少新创意?与别人交往中有哪些新收获?师生交往中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注重什么?做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反思,哪怕有一得就足矣!一日一得,千日千得。“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要循序渐进。教育是常教常新的过程,每一位教师不能甘于现状,不能墨守成规,而要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提升做人的境界,可以增加一些专业知识,提升育人能力,等等。每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找到提升点,瞄准发力点,积极进行自我雕琢,“人初做事,如鸡伏卵,不舍而生气渐充;如燕营巢,不息而结构渐牢;如滋培之木,不见其长,有时而大;如有本之泉,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要不断学习。学习是一个不断吸收的过程,是提质增效的必由之途,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任何捷径。只要愿学、想学、有志于学,方式方法很多。如可以向书本学习,“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以向他人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此,要做好结合的文章,要把“大水漫灌”地学和“精准滴管”地学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学得主动,努力走深、走细、走实,用学习引领教育,用学习为学生成长导航。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继续学,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要努力创新。人不能老是停留在过去,而要时时改,处处改,不断创新。一是要改进自己的不足,逐渐缩小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二是要努力求变,对于新阶段、新教育、新形势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向前,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做一个全新的自己、先进的自己、出彩的自己,首先要改理念,提认识,变思想,增毅力,然后就是提高执行力,一点点改,一点点进,由小进到大进,积小胜为大胜,最终成就一个全新的自己。(来源:《山东教育》(小学刊)2022年4月)
作者:张学炬
编辑:冀春鑫
审核:王煜玲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