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济南市中区饱含着对卓越品质教育孜孜不倦地追求,扎实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探索,今年2月成为全省首批、全市唯一“全环境育人”实验区。
市中区坚持经纬交织,条块结合,以“宜家十三策”为推进措施,充实家庭育人第一课堂,夯实学校育人主阵地,密织社会育人融通网,擦亮市中“教育·家”品牌,多措并举着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家校社政研”五位一体协同育人的新体系,努力营造区域全环境育人的良好教育生态。
一是以六大类实践基地为载体,优化全环境育人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拓展市中学子“成长空间”。该区教育部门联动文旅、科技、科协、文联等多部门,整合辖区内以“瑞蚨祥绸布店”“北洋大戏院”为代表的“老字号”、老建筑资源,以“山东书城”“广兴书场”为代表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山东安可区块链产业发展研究院”“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为代表的科创前沿资源,以山东博物馆、济南市博物馆、济南战役纪念馆等传统历史文化和红色教育资源,经区委宣传部的组织协调实地考察党家街道办事处、陡沟街道办事处各村居可向中小学生提供的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资源,为学生搭建起劳动、艺术、法治、心理、传统文化和研学等6大类社会实践基地,创造性地让即有文化积淀和新时代创造力量相结合,为学生身心成长服务,引领学生传承民族基因,培养科创意识,增强艺术修养,提高劳动能力,强化家国情怀。首批挂牌25个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签约10所场馆,每年约20万人次参与区域德育课程学习。
二是以七个德育项目组为依托,“五育并举”搭建完整育人体系,提升全环境育人教育水平。市中区聚焦“五育并举”,开启德育项目化研究,构建“家校社政研”五位一体生态联盟,组建了7个德育项目组,43所学校及10个教育集团加入家校共育领域项目研究,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具体化。疫情期间,为更好地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平稳有序开展,项目组引领市中区各学校依据校情,扎实开展线上教学计划,科学指导居家生活规划,面向学生、家长开设心理辅导讲座,启动心理咨询热线服务,引入部门、高校、家长资源以丰富线上课程内容,充分运用身边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多样化开展亲子劳动实践活动;通过将德育生活化,育人环境化,打破了“书桌学习”的小环境,敞开了生活育人的全环境,探索出了可供广大家长“自主选择、深度参与、亲子共学”的新型家庭教育学习样态,有效促进和谐家庭环境、融洽亲子关系,养成健康习惯,增加了市中教育的温度,越来越多家长成为学校育人路上的“同盟军”。
三是以“宜家十三策”为路径,构建全环境育人制度保障,联动各方擦亮“教育·家”品牌。市中区经教育部门对接,拟由市中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创建山东省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创建工作实施意见》,并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工作专班,系统推进全环境育人建设。已由教育部门牵头,联动23个区相关单位部门、17个街道办事处,凝聚全社会力量,以“充实家庭育人第一课堂、夯实学校育人主阵地、密织社会育人融通网”三部分为内容,系统设计构建“宜家十三策”。以13条实施路径精准施策,形成家庭主体、学校主导、社区参与、政府统筹、科研指导的育人网络;以“社区融合”为突破点,切实发挥好学校、家庭、社会、网络等多个环境场域的作用,聚合成衔接有效、资源共享、活动共商、项目共育、互促共荣的动态双向互动协同育人共同体,共同打造适合少年儿童成长的立体空间,构建具有市中区域特色的‘家校社政研’五位一体协同育人的新体系,科学地营造了全环境立德树人的和谐新生态。
编辑:冀春鑫
审核:周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