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描述】
宇宇(化名)是小班下学期转入我班的一名小男孩,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幼儿园,见到老师和小朋友总是笑脸相迎,看到老师干活总是抢着帮忙,与别人发生冲突总是悄悄地抹眼泪,然后轻轻地说:“没关系,我原谅他了。”
宇宇妈妈年龄在40岁左右,有一头干练的短发,表情略显冷酷。每天浑身酒气的来接孩子,根本无视老师的存在,眼睛只望着自己的儿子,然后冷冷地说出两个字:“刷卡!”
面对反差强烈的“虎妈猫娃”母子俩,我们从小班下学期开始进行了为期两年半的追踪观察和跟进指导。
【观察分析】
第一阶段——静心关注,给予信任
情境一:“不认字”VS“我想看”
阅读月图书漂流开始了,宇宇高兴地选了一本自己喜欢的绘本准备带回家。离园时,妈妈一看到书,眼神立马变得犀利起来:“这是干什么?”我连忙解释:“我们在举办图书漂流活动,孩子们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书带回家阅读,下周一带来。”“没念过书,不认字不知道吗?”说完把书从孩子手里夺过来放到桌上扭身就走。宇宇边追边用哀求的声音说道:“妈妈,我想看,小朋友都借了。”但在妈妈无情地拖拽下,宇宇很快离开了幼儿园。
情境二:“我没空”VS“我想参加”
春季运动会开始了,小班设置的是亲子游戏项目,宇宇想报名参加“推小车”,游戏玩法是妈妈坐在车里,孩子来推。这次宇宇妈妈回答:“我没空,你们老师陪他参加不行吗?”
本以为是气话,可运动会那天宇宇妈妈果真没来。看到宇宇渴望的眼神,荆老师拉过宇宇的手说:“我来当你的妈妈,我们一起参加!”宇宇和荆老师得到了二等奖,我们把活动照片发给宇宇妈妈,她回了句:“好的。”
情境三:“孩子要转学”VS“老师你放心”
一天下午,宇宇妈妈来到幼儿园,说:“老师,这几天,我儿子总让我给他换个幼儿园,说‘太累了,又拍球,又上课,还玩区域游戏’。”本以为她要发火,没想到来了个180度大逆转:“我这个孩子就是太懒,一点也不随我,我和他说了不行。不过他爱听表扬,老师你多表扬他,他就好了。我对孩子一点也不溺爱,他在家自己叠衣服、洗碗,犯了错就要自己承担责任,我从不包庇他,老师你放心就行。”
分析
1.缺乏安全感的母子
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我们了解到,宇宇妈妈是位单亲妈妈,一人带着两个孩子,宇宇姐姐在重庆读大学,每年回来一次,平时家里只有妈妈和宇宇两个人。家庭生活的不圆满,让宇宇妈妈变得外表强悍,但内心孤独,所以经常和闺蜜们一起喝酒发泄,对不熟悉的人有一定的敌意。
宇宇长期在妈妈的高压下,变得胆小、敏感,喜欢察言观色,缺乏自信。小小年纪总是在讨好身边的每一个人,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藏起来,像一只乖巧的“小猫咪”。
2.仗义执言的“正直妈妈”
在宇宇妈妈的反馈中,我们发现她虽然有时很冷酷,很霸气,但对自己孩子很了解,从不会因为孩子的一面之词胡乱猜忌,有了问题就直接和我们交流,这说明她有一颗“正直之心”,这是人与人交往中很可贵的品质。
教育策略
单亲家庭的孩子和妈妈不轻易相信别人,缺乏周围人的关爱,于是我们决定“以心暖心”,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认可和关注,增强安全感和自信心。
措施一:用“敬”感动妈妈
宇宇妈妈对现代信息技术使用不熟练,经常看不到班级QQ群的信息,所以每次幼儿园或班级里有活动通知,我都会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单独发给她一份。慢慢地,她的回信也由以前的“石沉大海”,变为简短却令我们惊喜的四个字:“谢谢老师!”
虽说她有点冷酷,但我们是热情的。她年龄比我们大,我们和她交流时会尊称她一声“姐”。宇宇拍球进步了,我们会在离园时和她交流,让宇宇展示给妈妈看;宇宇的手工作品很有创意,我们会在制作班级音乐相册时,把他的照片放在第一位。宇宇也会悄悄地告诉我们:“妈妈昨天用手机看我的作业了,夸我做得好!”
措施二:用“爱”温暖孩子
宇宇做事经常小心翼翼,于是我经常和宇宇聊天,问问他家里的事情,帮他一起想办法劝妈妈少喝酒。宇宇一有进步,我就在评比栏上送他最大的蓝钻奖励。
宇宇对蚊虫类过敏,午睡时我们会把他调到离老师最近的地方,以便及时观察;他的被褥除了每月一次带回家拆洗,在园内我们也不定时给他晾晒。宇宇悄悄地和小朋友炫耀:“虫子不敢咬我,因为老师在保护我呢!”
经过小班半年的正面交流,宇宇妈妈虽然还是冷冷地来,冷冷地走,但眼神已不再凌厉;宇宇也开始主动与老师聊天:“妈妈今天没喝酒。”“昨天妈妈和我去淘气堡玩了。”“我的好朋友是涛涛。”……脸上的笑容不再是怯怯的,开始有了孩子该有的阳光和灿烂。
【跟进指导】
第二阶段———巧用微信朋友圈,共情助力
进入中班,宇宇妈妈告诉我她注册了微信,孩子有事可以留言。加为好友后,我发现她经常在朋友圈发布心情、动态以及宇宇在家的活动等,这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孩子、家长的又一途径。于是,我在日常观察交流的基础上,结合朋友圈的素材积累,进一步打开了宇宇和妈妈的心扉。
教育策略
措施一:肯定长处,增强自信
宇宇妈妈经常在微信上发布宇宇讲故事的视频,这是宇宇在幼儿园没有表现出来的特长。于是在班级的“讲故事,诵经典”活动中,我鼓励宇宇参加,他大方地讲述《猫妈妈的故事》,全班小朋友为他鼓掌、加油,宇宇笑眯了眼。
措施二:共情合作,攻克难关
大班下学期,宇宇妈妈开始每天在朋友圈打卡:教宇宇写汉字、做数学、读拼音……视频中的宇宇一脸愁容,我偶尔还会听到宇宇妈妈训斥的声音。我知道这是宇宇妈妈在为幼小衔接做准备,但采用的方式方法明显不够恰当。读懂了妈妈的焦虑,我们展开了交流。
宇宇妈妈问:“宇宇年龄偏小,有很多孩子都上幼小衔接班,我如果不和他提前学习,上小学能适应吗?”为了让宇宇妈妈安心,我向她详细介绍了正确的幼小衔接理念,并如实反馈了宇宇的在园表现:“宇宇的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强,与小朋友相处融洽,思维也很灵活,但主动性和坚持性稍弱,遇到困难容易退缩。”针对妈妈担心的识字和数学问题,我们给出了建议:一是增加亲子阅读的时间,并在此基础上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强对汉字的兴趣;二是做好每周布置的口述周记,并与孩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记录;三是用数学游戏替代枯燥的加减法练习,如用家里的扑克牌玩凑数、接龙、分类的游戏。
宇宇妈妈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开始尝试,一个月后,兴奋地告诉我:“宇宇读书的时候能看图片编故事给我听,认识几十个汉字了;家里卖废品的时候还帮我算账呢,一共卖了8块钱!”老师的共情陪伴,消除了妈妈的未知焦虑;妈妈的共情陪伴,助力了孩子攻克难关;家园携手共情合作,让孩子健康成长!
通过三年与家长真诚的沟通,对孩子细致的关心,软萌可爱的宇宇不再独来独往,不再悄悄躲到人群后,而是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老师,我能用魔尺变成球,我来教小朋友吧。”“老师,我会用本子记作业了,我当小组长吧!”……
宇宇妈妈的态度也有了质的飞跃。比如,她开始参加班级的家长会,并在会上积极与孩子、老师互动,会后还在朋友圈发布当天的心情:“儿子的家长会,很高兴。”毕业典礼后,宇宇妈妈还第一时间在班级QQ群内为我们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老师们,你们辛苦了!感谢老师的一路陪伴,你们让孩子们学会很多很多,没有你们的努力和付出孩子们也没有今天的成果!别说孩子们舍不得老师,作为家长我都舍不得和老师们分离。再次对三位老师说声‘你们辛苦了’。”
【教师反思】
我们老师面对孩子和家长只有三年,最后孩子还是由家长陪伴成长,所以,如果我们能改变一个家长的观念,也是我们的成功!家园沟通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固定的方法,但只要我们发自内心地真诚地与家长交流,定能赢得家长的尊重与信任。同时,教师作为幼儿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应该以积极的眼光、正面的姿态、接纳与宽容的心理去面对幼儿。因为我们的共情陪伴不仅能影响孩子,还能影响家长,影响他的家庭,这就是我们“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性所在!(济南市章丘区桃花山实验幼儿园 于芳)
作者:于芳
编辑:冀春鑫
审核:王煜玲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