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党建引领科教融合 创新驱动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2-06-21 15:32 来源: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A+A-
-分享-

近年来,齐鲁工业大学(省科学院)党委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聚焦省委对校(院)提出的“党建工作示范”新目标,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创新驱动,助力校(院)科教融合事业提质增效,努力打造科教融合“山东样板”,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一、提高站位,打造坚强领导班子

面对科教融合的复杂局面和艰巨任务,校(院)党委紧紧抓住领导班子这个关键,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政治能力,打造坚强领导集体。一是抓牢政治建设这个根本性建设。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委会常设第一议题,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政治建设的关键内容,聚焦八大发展战略,实施超算大科学工程、智慧海洋工程,牵头建设山东省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建设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助力创新型省份建设全面起势。二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出台《加强党委会自身建设的意见》《党委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制度》,列出从严治党责任清单200余条,每名班子成员认领1个重点项目,打头阵、当先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打造“双推双考一训”干部培养模式,公布中层班子、干部年度考核排名,重用优秀干部,约谈调整末位干部,让实干担当蔚然成风。连续两次入选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好团队)”。

二、乘势而上,提升科教融合效能

科教融合无现成路径可遵循,无固定模式可照搬,关键在于改革创新。校(院)党委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以教学、科研双轮驱动为基础,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统筹推进“七大工程”落地见效,搭建科教融合四梁八柱,推动事业发展提质增效。一是实施改革创新引领工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和院所一体化改革为突破,探索科教产融合发展、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科教一体治理体系,实现院所层面的科教融合发展。二是实施一流人才培养工程,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依托山东省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打造课程思政山东样板。加强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新增新工科专业12个,升级传统专业20个,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探索教科产人才培养新模式,构筑“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三是实施高水平学科建设工程,实施学科筑峰计划,统筹资源,凝练方向,打造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体系。入选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2个学科进入省“高峰”“特色”学科行列,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四是实施齐鲁科教英才工程,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3151”高层次人才计划,引进博士及以上各类人才774名,新增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40余人。树立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实现人才队伍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连续两年被评为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五是实施一流科技创新工程,坚持“四个面向”,以科教产融合专项为抓手,凝练人才队伍和研究领域,优化整合科研平台体系,共有国家级平台5个,省部级平台122个。主持国家级研发项目33项,获各类科技奖励百余项。年均科研经费突破10亿元,成果转化收入2亿元。六是实施一流国际化办学工程,制订“海外青年英才计划”,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设立高水平国际合作基地(研发中心)40余个,获批国际合作项目200余项,国际合作经费近2.2亿元,获国家外专局引进智力工作先进单位。七是实施一流资源保障提升工程,优化多校区建设总体规划与资源配置,学生公寓、教学楼、艺体中心、实训中心交付使用。加强校园环境整治与节能减排,建成“一网通”网上办事大厅,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称号,智慧文明校园建设品质持续提升。

三、精准发力,激发基层党建潜能

基层党建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是事业发展的关键。校(院)结合工业大学的特点,通过“三工”理念和“四步走”方法,创新性抓好科教融合下的基层党建工作。“三工”是指坚持工科思维、工业流程、工程标准的党建工作理念,推进党建工作精准发力。工科思维就是问题思维,重在解决基层党建“两张皮”问题。学院层面,落实党政同责、联动一体的考评制度;支部层面,把教师党支部建在系、教研室和科研团队等战斗单元,探索以支部为单元开展师德评价、课程思政、科研攻关,推动业务与党建同频共振。工业流程就是党建规范化,建立包括党员发展、党费使用、组织生活、考核评议等一系列党建工作流程,出台责任落实实施办法,每月下发组织生活指导意见,每季度调度党建工作,每年开展联合督查,形成工作闭环,压实党建责任。工程标准就是将各级党建要求体系化、标准化,构建“校(院)党委-二级单位党组织-党支部”三级党建质量标准体系,倒逼党建质量提升。“四步走”是遵循党建规律,提出的基层党建工作方法。第一步是做好规范提升,用两年时间现已基本完成规范化建设;第二步是建好质量标准体系,让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作,这是今年的重点工作,即将完成。第三步是做强品牌效应,部分党建品牌已在省内有了一定影响力。第四步是夯实发展成效,用党建引领推动事业发展,形成实实在在的融合发展成效。三年来,共打造“党建+”融合品牌48个,培育建设党建工作“标杆单位”16个,“样板支部”55个,“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8个。获批山东省高校党建工作研究基地、统战工作研究基地,山东省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山东省骨干大学生研修基地等平台,获批5个全国“样板支部”。经过近三年建设,基层党组织由虚化、弱化、边缘化变为实化、强化、中心化,有力保障了事业发展行稳致远。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校(院)通过“五结合五提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辐射带动作用,组建3个宣讲团,组织12次集体学习,下发20个学习指导意见,举办百余场宣讲报告,确定民生清单384项,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中央指导组来山东督导期间,校(院)作为典型单位进行了经验交流,得到了中央指导组和省委领导的认可。

编辑:冀春鑫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