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
浅谈自闭倾向学生自伤行为的处理方式
发布时间:2022-08-23 09:55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A+A-
-分享-

  问题行为是自闭倾向学生最主要的表现障碍之一,其中的自伤行为更是让家长十分无奈的事情。自伤行为是指个体一段时间内反复不断地或习惯性地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这种行为虽然在智力障碍学生甚至部分正常学生中也时有发生,但是在自闭倾向学生中的发生率、伤害程度及对他人的影响却远远大于其他学生。对此,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我们可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进行适当的矫正或干预,以促进学生正常发展。

  一、自闭倾向学生自伤行为呈现多样化

  自闭倾向学生的自伤行为呈现多样化。有的会用手掌或拳头打脸、打头以及身体其他部位;或用身体其他部位(以头为主)撞击墙壁、人或地面、物体。有的会旁若无人地咬手指、手腕或手臂;沉溺性地吸吮身体某一部位,比如手指、嘴唇等;用手指拉扯、扭拧身体部位,如挖破皮肉、捏舌头、抓头发、抠眼珠、撕衣服;捡拾地上的东西吃,如石子、烟蒂、泥土、树枝、树叶等。还有的看到别人穿上新鞋子,总是想方设法去踩上几脚才满意。有的不分时间场合地拍手,并表现出非常陶醉的样子,等等。

  二、自闭倾向学生自伤行为的处理方式

  如何让自闭倾向学生走出孤独,减少自我伤害行为,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是从事特殊教育的每名教师需要去积极探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活动区域确保安全。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应正确安排学生的活动区域(如教室、操场、专用教室等),尽量不摆放存在安全隐患的危险物品,如尖锐的东西、移动的砖块、外露的铁钉或学生能操控的棍棒、绳索等。如果是教学确实需要的训练必需品,使用时要在组织者的监督下拿出来,用完后及时、妥善回收保管,以免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齐抓共管,防患于未然。在对自闭倾向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的参与,而且需要家长的参与。教师如果无法时刻监视学生有无自伤行为的发生,可调动他人(学生所在班级与该学生能合得来的同学或陪读家人)随时随地注意学生的异常举动。如果发现学生出现自伤行为,及时告知教师或陪读家长进行制止并加以正确引导,做到防患于未然。

  感觉刺激训练。听觉与视觉的有意注意、呼唤反应是自闭倾向学生训练的重要内容。注意力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首先,我们要给自闭倾向学生舒适的感觉刺激,来慢慢改变他们对各种刺激的不良反应,改变他们的感觉。让学生每时每刻都有事可做,在学生发生自伤行为时,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转移其注意力,丰富其生活内容。

  视觉刺激训练。自闭倾向学生由于其身心特点,对所处环境的要求较高。因此,环境要整洁,色调要明快,东西摆放要有序;使用的照明灯光要明亮、柔和,避免使用管灯和旧的、快要坏的灯泡,因为灯光的闪动及管灯发出的声音会使自闭倾向学生产生不安情绪,甚至会使他们无法容忍。自闭倾向学生的学习材料应色调明快,对比强烈,轮廓清楚,图案清晰。

  听觉刺激训练。自闭倾向的学生在家或学校时,家长或教师要注意不要把音响和电视的声音放得很大,说话的声音要避免太大或者频率太高。在较安静的环境里,要轻声地对着自闭倾向学生说话(有的学生会因为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大而整堂课用手堵着耳朵),教他们学习语言会有较好的效果。舒适的环境能够平复他们的不安情绪。

  触觉刺激训练。虽然大多数自闭倾向学生躲避拥抱和抚摸,但是我们仍然能找到他喜欢接纳的方式。当自闭倾向学生拒绝拥抱时,可以轻轻地抚摸他;在他和你玩得很开心时,要不经意地去抚摸他,不经意地去抱一下他。这样做,他不会反感。有空时多陪他说说话,带新鲜的玩具给他玩,引起他的注意。给自闭倾向学生创造机会,使其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当要求自闭倾向学生看着我们时,不要使劲去抬他的下巴,很轻地托一下下巴就可以了。对排斥参与某类活动的学生,不要强迫或者责骂他,而要试着用鼓励、诱导、条件交换的方法使他慢慢地能接纳不同的事情。

  总而言之,给自闭倾向学生舒适的感觉刺激是我们在帮助他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对自闭倾向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特教教师与家长要发挥各自的教育优势和特点,在实施教育训练过程中步调一致,及时交流,发挥互补作用,逐步矫正学生的缺陷,进而促使学生趋向正常化发展。(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淄博市临淄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高延萍)

编辑:白天

审核:王煜玲

相关阅读

从“不敢触碰”到“主动创造”——一堂中职优质课的破局之路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09-03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区域阅读工程如何打造新样态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

09-04 09: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以“三学”为核心枢纽,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尝试

在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学校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创新重要的发力点。

09-04 09: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