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山东 > 正文
山东省教科院召开新时代黄河文化育人协同推进机制建设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2-11-28 13:40 来源: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A+A-
-分享-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促进黄河文化深度融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1月27日,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通过线上方式召开了新时代黄河文化育人协同推进机制建设研讨会暨优秀主题课程展示交流会。

  会议围绕推动黄河文化育人的区域协作机制建设、黄河文化时代育人价值及其路径、黄河文化育人主题课程开发实践三方面议题展开研讨和展示交流。从理论层面探讨了黄河文化的历史地位、区域特色与育人作用;从方法论角度提出了新时代黄河文化育人课程基本方法;从实践层面多维度展示了不同理念、不同学科背景下的跨学科主题式课程开发。

  本次研讨会分享了各地、各校黄河文化育人的新思路、新经验、新成果,主要体现在:

  第一,在黄河文化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定位方面,教育富有提升全民族文化自信的责任,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根和爱国主义的魂。因此,黄河文化教育课程资源的探索和开发,既回应了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要求、顺应了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又基于了学校发展的实际,结合了地域特色与地方发展需要。

  第二,在黄河文化教育课程结构方面,厘清了新时代黄河文化的内容结构和资源结构,内容既包含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包含了革命文化和华夏礼乐文化;既重视了黄河远古文明,又充分利用了器物、自然、技术、制度 、习俗、精神等丰富黄河文化资源。

  第三,在黄河文化教育课程开发方面,基于了历史与现实、世界与中国、顶层与具化、区域与全域的视野,从价值、方法、治理、保障、评价等维度,采用跨学科主题式教学、项目化教学、融合式教学的方法,进行课程开发。

  第四,在黄河文化育人资源转化方面,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做好课程建设的“加、减、乘、除”,做好课程结构融合和聚变反应设计,让课程留得下、学得好、走得远。

  第五,在黄河文化教育课程实施方面,从课程实施的不同环节,包括问题探究、体验、分享、批判、整合、反思、改进等方面强化了环节链接。

  下一步,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将继续开展黄河文化系列论坛活动,深入推进黄河文化育人的区域协作机制建设,强化主题课程的引领作用,切实发挥黄河文化的时代育人价值。(来源: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编辑:袁琳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速读“十四五”山东教育答卷

“十四五”时期,山东教育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教育在改革中加强、在创新 ...

11-01 14:50山东教育新闻网

86队参加!山东省首届“省长杯”大学生足球超级联赛开赛

10月29日,山东省首届“省长杯”大学生足球超级联赛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体育场正式拉开帷幕。副省长陈平宣布联赛开幕

11-03 17:47山东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