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救治与处置
47.目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无特效药物和疫苗?
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避免盲目或不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尤其是联合应用广谱抗菌药物。
针对新疾病,并无现有可用疫苗。开发新疫苗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
48.如果认为自己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怎么办?
如果认为自己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应该及时就医。WHO已发布了针对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造成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处置指南。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许多健康问题是可以对症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此外,对感染者的辅助护理可能非常有效。
49.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如何选择治疗场所?
应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医院隔离治疗,危重病例应尽早收入ICU治疗。
50.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如何治疗?
(1)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确定治疗场所
①疑似及确诊病例应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疑似病例应担任单间隔离治疗,确诊病例可多人收治在同一病室。
②危重型病例应尽早收入ICU治疗。
(2)一般治疗
①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指氧饱和度等。
②根据病情监测血常规、尿常规、CRP、生化指标(肝酶、心肌酶、肾功能等)、凝血功能,必要时行动脉血气分析,复查胸部影像学。各项指标。
③根据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给予有效氧疗措施。包括鼻导管、面罩给氧,必要时经鼻高流量氧疗、无创或有创机械通
气等。
④抗病毒治疗。根据诊疗指南,遵医嘱可试用个别抗病毒药物治疗。
⑤抗菌药物治疗。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要加强细菌学监测,有继发细菌感染证据时及时应用抗菌药物。
(3)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
按照诊疗方案的治疗原则,在定点医院系统规范治疗。
(4)其他治疗措施
根据每个病人情况,临床会适时调整治疗方案,适用中医药治疗的患者,可采用中医治疗。一是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二是根据病情监测各项指标。三是根据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给予有效氧疗措施。四是抗病毒治疗,目前暂无有效抗病毒药物。五是抗菌药物治疗,要加强细菌学监测,有继发细菌感染证据时及时应用抗菌药物。六是中医药治疗,根据症候辨症施治。
51.临床解除隔离和出院的标准是什么?
出院指标第一是病情稳定,发烧情况好转。第二是肺部影像学明显好转,没有脏器功能障碍。患者呼吸平稳,意识清楚,交流正常,饮食正常,体温恢复正常 3 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间隔至少 1 天),可解除隔离出院或根据病情转至相应科室治疗其他疾病。
52.运送患者有什么转运原则?
运送患者应使用专用车辆,并做好运送人员的个人防护和车辆消毒。
53.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转运有何要求?
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定,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筹负责辖区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转运的指挥调度工作。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都应转运至定点医院集中救治。医疗机构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时,需向本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由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急救中心,将病例转运至定点救治医院。急救中心应当设置专门的区域停放转运救护车辆,配置洗消设施,配备专门的医务人员、司机、救护车辆负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转运工作。医疗机构和急救中心应当做好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并及时报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54.医务人员如何做好医院感染的控制?
医务人员按照标准预防原则,根据医疗操作可能传播风险,做好个人防护、手卫生、病室管理、环境消毒和废弃物管理等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避免医院感染发生。
预检分诊处 : 穿工作服、工作帽,戴医用外科口罩等。
门诊、急诊、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日常接诊和查房时,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等;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加戴乳胶手套;气管插管、气道护理和吸痰等可能发生气溶胶或喷溅操作时,戴 KN95 / N95 口罩、面屏、乳胶手套,穿防渗透隔离衣,必要时穿防护服和佩戴呼吸头罩。对隔离收治的患者,应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如确需探视,按有关规定指导探视人员进行个人防护。
5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能治愈吗?
虽然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能对症处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病情。此外,对感染者的辅助护理可能非常有效。从目前的治疗情况看,大部分患者都可以最终康复。
编辑:周玉森
2024年10月,根据省教育厅安排,省教科院院配合国家课题组深入枣庄、潍坊的农村地区,实地走访4所乡村中小学校、3个县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