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淄博 > 正文
淄博市:“四化同步” 打造乡村教育振兴的新途径
发布时间:2023-05-18 15:01 来源:《山东教育》(中学)2023年5月刊作者:张新明、张潇潇 A+A-
-分享-

  “这是我们投资480万元建设的省内第一个高标准轮滑跑道,2021年我们承办了省市多场轮滑赛事,学校的轮滑社团有200多人。”看着轮滑跑道上正在训练的轮滑社团的学生们,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中心学校的负责人高兴地说,“以前这里是学校的老教学楼,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借首批省级强镇筑基试点的东风,市区镇政府大力支持,投资1400万元改建中学教学楼,新建轮滑赛道、塑胶操场,整个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淄博市实施“强镇筑基”行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淄博市教育局精准把握组群式城乡一体的布局特点,突出把乡村教育振兴作为教育高品质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走出了一条乡村教育振兴的新途径。

  “集团化”教育为乡村振兴助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为了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优势,淄博市创新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建成教育集团82个,其中城乡共建型教育集团53个,辐射294所乡村中小学幼儿园,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孵化出一大批优质乡村学校。9个镇入选省级强镇筑基试点镇,确定市级试点镇13个、县级试点镇20个,覆盖全市60%乡镇,吸引660余名乡村生源有序回流。

  在集团化办学的基础上,淄博市着力提升高效率畅通城乡教师互助教研主渠道,组建“骨干引领、学科联动、团队互助、整体提升”的研修共同体,开展网络教研7724场,实现城乡教师智慧共享;建设城乡学校“虚实互助共同体”127个,覆盖全部乡村学校,农村薄弱学校提交“需求订单”,域内城市学校专项帮扶,有效提升了乡村学校教研水平。

  淄博市不断加大农村学校教育投入力度,优化办学条件,学习生活环境全面升级;全面启动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提升工程,48个校园校舍类项目全部竣工;投入1.02亿元,更换中小学护眼灯教室1万间、可调节课桌椅29.82万套,整建制提前一年完成用眼环境改善工程,极大改善了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补齐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短板”。

  “数字化”教育为乡村振兴添彩

  教育信息化凭借高速传播、共享资源、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渐渐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提升了教育公平性,成为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性途径。近日,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南郊镇一所乡村学校的学生,饶有兴致地给记者介绍教室门口的电子班牌。“电子班牌不但能签到、测体温,还能动态展现班级、学校的新闻以及同学们的日常风采、评价等,成了我们展现班级风貌的一个窗口。”

  2022年,淄博市投资3.48亿元,为445所学校配置国内先进的云、网、端一体化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三个课堂”实现常态化按需应用,共开展名师课堂8804节、名校网络课堂4930节、专递课堂4704节,实现城乡师生“隔空交流、同屏展示、同师授课”,惠及学生20万人。该项目在全国5G智慧教育大赛中获一等奖,教育信息化发展为淄博教育高质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专业化”教育为乡村振兴固本

  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灵魂,没有乡村教师的坚守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振兴乡村教育的目标将难以实现,淄博市聚力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让乡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近年来,淄博市完善乡村新建学校提前一年储备教师政策,近三年为乡村学校新招聘教师1853名。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近三年共有6400余名教师、校长参与交流轮岗,高于省定要求14.6个百分点。

  推动振兴乡村教育,吸引优秀教师在乡村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是关键。淄博市全面落实乡村教师10年、20年、30年职称晋升政策,近两年共有573名乡村教师获得副高以上职称。全市落实中小学教师职称分级聘任改革,加强聘后考核,实施动态管理,以更加精细的评价,全面激活乡村教师队伍“一池春水”。

  在提高乡村教师队伍活力的基础上,着力建设素质过硬的乡村教师队伍,是振兴乡村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淄博市聘请中国人民大学翟小宁教授为“淄博市教育发展智库首席专家”,统筹谋划乡村教师队伍能力提升策略;健全“新秀—骨干—名师—未来教育家”乡村教师梯次培养机制,培养乡村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最美教师1人、齐鲁最美教师特别奖1人,30人入选国家、省级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数量位居全省前列,推动形成优秀人才竞相从教、广大教师尽展其才、名师辈出的良好局面。

  “服务化”教育为乡村振兴赋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必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要让人民在教育上有获得感,就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想人民群众之所想,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多亏了教育局的好政策,孩子现在在学校不仅吃得好而且餐费也低,解决了我们家长的后顾之忧。”周村区北郊镇乡村学校的学生家长齐兴文说。

  近年来,淄博市坚持将教育经费向农村地区和困难群体倾斜,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每生每天增加3元午餐补贴,惠及学生5.8万余名;同时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室114个,扎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和孤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教育资助政策精准落实,年均发放各类奖助学金1.6亿元,惠及学生约15万人次,从体制机制上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作为全省唯一案例入选全国学生资助信息化地市级典型案例。

  “乡村教育振兴任重道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淄博市将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出实招、定实策、求实效,加快推进教育城乡一体化高品质发展,全力为山东乡村教育振兴贡献淄博力量。”淄博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孙英涛如是说。

(来源:《山东教育》(中学)2023年5月刊)

作者:张新明、张潇潇

编辑:王骄

审核:白天

相关阅读

淄博市暑期校外培训监督举报渠道

淄博市暑期校外培训监督举报渠道

07-08 09:37淄博市教育局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