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新区雅文学校:麦秆画为美育课程添彩
发布时间:2023-07-12 09:08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杨其山 A+A-
-分享-

  “看!这是红船精神,这是井冈山精神,这是长征精神。”“这些都是用麦秆做的,都是我们做的!”“麦子的味道好香啊!”伴着悠悠的麦香,济南高新区雅文学校的师生一边欣赏一边赞叹,既为自己的成果感到骄傲,也被麦秆画的魅力折服了。

  这一幕发生在该校的麦秆画展室内,这啧啧的赞叹声正是学校美育课程开展得红红火火的最佳佐证。

  立德树人,将美育理念融入校园文化

  该校是一所新建学校,自建校以来,一直非常重视以美育人。特别是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后,学校积极响应,更加重视美育工作,抓住有利时机,做好美育课程开发,让美育效果进一步增强。

  学校的美育课程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精致典雅的校园环境让师生身处美的殿堂,这是“美丽的校园我的家”美育课程;和蔼可亲、身着统一工装的教师和文明礼貌、身着漂亮校服的学生彰显高雅气质,这是“最美雅文人”美育课程;整齐划一的跑操队伍、气势恢宏的口号展示大课间体育之美,这是“雅文学子的跑操阵容到底有多壮观”美育课程;妙语连珠、声情并茂的教师和端坐整齐、目光有神的学子彰显课堂之美,这是“激情课堂,精彩无限”美育课程……当然,学校更加重视作为美育主阵地的美术课堂,充分发挥美术课堂育人之功效,开发多样美育课程,如纸浆画、三叉组合、丙烯画、烙葫芦等,让美育课程变得七彩斑斓。尽管如此,师生并不满足,继续大踏步走在开发新的美育课程的道路上。

  迎难而上,用麦秆作品丰富美育课程

  麦秆画,顾名思义,是利用麦秆制作的画,因其色泽亮丽、形态逼真、视觉冲击力强,一直被称为美术作品中的上品,但又因其具有加工制作难度大、做工精细、工序繁多等特点,所以很多尝试者对其望而却步或半途而废。

  在一次外出学习过程中,一名教师无意中看见了麦秆画,当时就被其美丽震撼了,立即产生了尝试的念头。后来,随着学校劳动教育和美育的不断推进,师生决定把开发麦秆画美育课程提上日程。

  麦秆画课程正式开发始于2022年秋。当时,教师的初衷是弘扬传统文化,也是更好地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一开始,教师和学生的热情都非常高,都没意识到制作麦秆画的艰难程度。等真正做起来以后,大家才发现,制作麦秆画的工艺是如此繁杂。

  制作麦秆画需要十几道工序:采集、脱硫、晾晒、浸泡、破筒、熨片、刮皮、设计、拓印、粘片、剪裁、烙边、组合、成型、装裱等。在制作过程中,每道工序都要谨慎小心,一个工序的疏漏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体作品的效果。每幅作品都需要付出大量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不仅需要心灵手巧,而且需要耐心、恒心以及克服困难的坚定决心。

  学生们是好样的!在制作过程中,虽然经历千辛万苦,但是他们从未放弃;尽管细致烦琐的工序对这些学生来说是一次挑战,但是没有一名学生退缩,大家都不叫一声苦。在制作麦秆画的过程中,几乎全体初一、初二学生都参与进来,所有教师、学生都抱着一份美好期待,这是对美的向往、对美的追求、对美的欣赏。

  经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麦秆画的制作终于取得突破,一幅幅精品相继完成。看到精品,学生们欢呼雀跃,高兴、满足、骄傲的神情呈现在那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上。“下学期的麦秆画课程,我还要参加!”“太有成就感了!”“看到成品的那一刻,我觉得我的世界都被点亮了!”

  精益求精,借麦秆课程探索“五育融合”

  越来越多的精品像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师生的干劲儿更足了。经过商议,大家决定将麦秆画作品组合成不同系列,以此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他们开始构思、选画、布展,经过一个多月的不懈努力,“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献礼麦秆画展”在校美术展室开展。

  第一个板块展出的是“革命精神”主题单元。师生选择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作为主要呈现内容。从党的诞生到革命的胜利,大家用麦秆一点一点再现革命场景。伴着悠悠的麦香,大家仿佛跟随先烈们重温了这段峥嵘的岁月,受到了革命精神的洗礼。总结中国经验,发扬中国精神……师生在劳动中体会到“中国精神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中国精神是由中国人民铸就的,时代楷模们用他们的故事不断丰富着我们的中国精神。师生将第二个板块命名为“时代楷模”主题单元。“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解决温饱问题的袁隆平,扎根大山办教育的张桂梅,精益求精、攻坚克难的大国工匠,挺身而出、共克时艰的白衣天使,敢打敢拼、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他们用自己的奋斗书写着中国故事,而我们用一根根麦秆演绎着他们的故事,也将用自己的奋斗继续书写属于中国的故事。”这是师生设计这个主题单元的初衷,也是大家共同的奋斗方向。

  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归根结底,而今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人们的劳动和奋斗。师生把第三个主题单元设定为“向劳动者致敬”。看着眼前的一根根麦秆,想象它们从一粒粒种子长成一株株有着饱满麦穗的麦子的过程,师生仿佛看到了那一个个挥汗如雨的背影。每根麦秆都浸润着劳动者们的血汗,他们将麦秆拿在手里,感到沉甸甸的。学生珍视每根麦秆,从此将尊重劳动、浪费可耻的信念刻在心里。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美好的今天是劳动和奋斗铸就的,灿烂的明天也必将由劳动和奋斗命名。师生将最后一个主题单元命名为“展望明天”。在这个单元里,师生想传递这样的理念:“我们会珍视传统,热爱国粹。在党的领导下,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在每个春、夏、秋、冬的循环中书写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展现中国力量。”

  尽管该校的麦秆画起步才刚刚一年,但是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日益成熟并成效显著。在创作和欣赏麦秆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审美情趣,激发和培养了创新思维,而且领会到“劳动创造了美”的真谛,感受到劳动的幸福和喜悦。

  我们相信,在接下来的开发过程中,师生会创作出更多的麦秆画艺术精品,学生因为麦秆画制作而更加优秀;同时相信,随着麦秆画课程的不断推进,麦秆画一定会和其他教育课程进一步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杨其山

编辑:白天

审核:王煜玲

相关阅读

临沂玉龙湾小学:四维突破 打造劳动教育新模式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山东省临沂玉龙湾小学以“农耕劳动教育”为核心突破口,历经13年深耕细 ...

08-01 10:34中国教育报

“荷”香四溢 育梦远航——山东省曹县魏湾镇中学将荷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山东省曹县附近有一座大型平原水库——太行堤水库,莲藕种植面积8500亩,盛夏荷花盛开,被誉为“万亩荷塘”,形成“接天莲叶 ...

08-01 11:06中国教育报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 深化教学改革 点燃思维之光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26年、承载近百年教育文脉的老校,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持续深化 ...

08-01 11:10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