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与学生融洽相处,老师要做好这几点!
发布时间:2023-09-13 15:45 来源:《山东教育》(中学)作者:山东省曹县磐石街道办事处回民中学 袁卫 A+A-
-分享-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师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相处得更加融洽,充分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使教师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打开心结。

解读学生情绪

  在我执教的班级中有这样一名学生小A,小A的语言表达有点儿障碍。虽然经过治疗,情况有所好转,但是由于他长期不自信,性格比较内向。

  本学期的历史课,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向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在每节课前,由一名学生选择历史书中的历史人物进行介绍演讲。可以从这个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或者主要作品入手,也可以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的性格进行分析,最后阐述自己选择这位人物进行演讲的理由。

  轮到小A演讲时,我能够清晰地感觉到他的紧张,台下的同学们也看出来他的紧张,大家都全神贯注地盯着他。毫无意外,他的演讲处于结结巴巴的状态,声音也越来越小。看着他紧张痛苦的样子,我灵机一动,提议他可以站在教室的后面去演讲。他似乎看出了我的用意,向我投来感激的目光。他走到了教室的后面,面对大家的后背,没有了大家全神贯注盯着他的视线,他轻松了很多,演讲逐渐顺利起来,声音也慢慢洪亮。看得出来他不再害怕,他的演讲非常成功,全班同学都为他鼓掌,我们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虽然只是一次小小的演讲,但于他像是闯过了很大的难关。有了这次的经历,他以后一定能够逐渐适应更大的舞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质,更要帮助他们克服所遇到的困难。老师对学生的爱护就如同春雨,虽然学生这棵小小的树苗正处在弱苗阶段,但是也能拥有争春的勇气。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他渐渐地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最重要的是,他身边的好朋友也逐渐多了起来,一切都在变好。临毕业之际,我收到了小A的一封信,信的内容不算长,但都是他的真情实感,他告诉我他从我的鼓励和尊重中获得了自信和快乐,这都是他无法忘记的珍贵回忆。

感悟学生心理

  我像往常一样备课,后面几节课的内容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物。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古代文化的演变过程和各时期文化的特点,我对教学环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我希望能够带领学生共同感受历史文物的美好,感受古人对美的不同追求。我原以为学生在我的引领下能够融入其中,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课程内容没有太多的兴趣,只是当作既定的内容在学习。我无法理解为什么学生感受不到这些文物是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我们民族千百年来发展的象征。于是,我重整旗鼓打算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但是效果仍不尽如人意。一节课下来,我发现教室里似乎没有几位学生是真的沉醉于国家丰富且灿烂的历史文明中。后来,我翻看着手机里各式各样精美的文物图片,思考着学生无法投入其中的原因,突然间,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是文物不够精美,也不是它们背后的文化不足以吸引人,更无关学生自身,而是我没有采用正确高效的教学方法。为了尽快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我将下一节历史课搬到了本地的历史博物馆中。我告诉学生:“在教室中的我们无法真正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只有当我们置身于千百件历史文物中,才能真正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学习历史就要对历史有所感悟。今天,博物馆就是我们的课堂。”我为学生选择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文物进行了讲解,根据各个时期的政治以及文化特点向学生介绍了文物的用途、基本的制作工艺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历史时期。在真正的文物前,学生们的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都在全神贯注地听着我的讲解,并且感叹文物的精美,大家都沉醉于这场跨越千百年的相见。这节课不仅学生收获颇丰,我自己也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这节生动形象的历史课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在后面的历史课堂上,学生们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越来越高,这也让我认识到学习不应该被限制在教室的空间中,还要带领学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正所谓,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只有鉴古知今,才能放眼未来。

激发创造潜能

  近期,学校里突然流行做各式各样的手工,不仅是在课下,在课堂上也有学生偷偷制作手工。一次课上,小B和小C在课桌下面摆弄着他们的“杰作”,我发现了之后准备当场没收并且拆解他们的杰作,但是在最后我还是停住了,因为我发现小B和小C的手工艺品制作得非常精美,毁掉精美的作品对于我而言,确实于心不忍。想不到,平时不显山露水的学生双手竟然如此灵巧!他们俩怯怯地看着我,一方面害怕我脱口而出的批评,另一方面确实也担心我将其作品毁掉。我用不太严肃的语气对他们说:“没想到,你们竟然很擅长制作手工艺品。”看到我没有生气,他们总算放下心来,后面的教学也顺利完成。这节课后,我萌生出一个想法:不如将流行趋势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此之后,我向学生布置了有关手工制作的课后作业,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向其他人展示最近学习的历史课程。可以是与经典人物、历史事件相关的手工艺品,也可以是与课程内容直接相关的作品,制作时间为期一周。到了规定展示的时间,学生们的作品简直让人目不暇接。虽然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但是能看出来他们的用心程度。学生小D临摹书法家经典的书法作品,但不是用毛笔书写,而是用的当下流行的印章制作而成。还有的学生选择了陶瓷作为手工艺品展示的主题,用手工制作的陶瓷作品模仿不同朝代的典型文物。这次课后手工作业,让我对学生们刮目相看。他们具有很好的创造能力,思维也很灵活。在后续的历史课上,我也不时地布置类似的作业,学生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

  作为一名教师,要坐下来与学生沟通。教师要不断反思,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然后再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站在学生的立场与学生交流,会让教师有完全不同的教学体会。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就能为师生带来更多的快乐,教师对学生多一些宽容和忍耐就会有更好的教育效果。

  来源:《山东教育》(中学)

(原标题:走进学生心灵 创造别样精彩)

作者:山东省曹县磐石街道办事处回民中学 袁卫

编辑:袁琳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从“不敢触碰”到“主动创造”——一堂中职优质课的破局之路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09-03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区域阅读工程如何打造新样态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

09-04 09: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以“三学”为核心枢纽,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尝试

在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学校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创新重要的发力点。

09-04 09: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