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他“牵线搭桥” 济南大学这个学院近千名毕业生找到满意的工作
发布时间:2023-10-23 10:03 来源:济南大学作者:刘珂珂 张婧 A+A-
-分享-

  走进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刘俊岩教授团队的工作室,一排屏风式透视书架既将学生和老师的区域进行了自然分割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整洁的工作台、温馨的暖光灯、简约的装潢,处处的精心设计都与刘俊岩教授爱生如子的“家庭风格”相得益彰。刘俊岩教授介绍说这样布置能实现与学生零距离的沟通和指导,方便学生和老师教学相长。室内的每一处都是他自己亲自设计的,书架上书籍的罗列,绿植的选用,合影、证书的摆放…......都倾注着刘俊岩教授对工作的热情和对学生们的关爱。

  刘俊岩教授关心学生成长,他利用为企业服务以及科研合作等建立起的信任关系,积极支持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热心指导学生就业。自2001年以来,刘俊岩教授成功帮助学生就业近千名。最初,他和学院领导一家家走访,推荐学生就业。“多服务、多走访,这不仅可以建立与用人单位的密切联系,还能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合格毕业生。”刘俊岩教授说。

  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土木建筑学院从书记、院长到专业课老师、辅导员都一直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内部一起总结交流、共同协作,有组织地开展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帮助工作,这也是土木建筑学院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原因。目前,学院与驻济大型建筑企业均签署了合作协议,在以刘俊岩教授为代表的一批老师的“牵线搭桥”下促进了学院学生就业的良性循环。

  除了帮助学生就业,为团队困难学生提供“补助金”也是刘俊岩教授爱生如子的又一“法宝”。为了守护困难学生的自尊心,他倡导团队老师共同设立了“319互助金”,这个小金库资金来自团队社会服务后的部分报酬,由学生掌管,方便困难学生的灵活支取。目前这个小金库一直保留着,尽管随着学生生活水平的提升利用率低了,但是这种互爱互助的精神在刘俊岩教授的团队中一直延续、传承。

  “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土木建筑学院党委书记李超介绍说,刘老师心系学生,关心学生的思想与生活,常与学生谈心,在刘老师眼中,每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对每位学生的闪光点都如数家珍,同时他还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每逢节假日,刘老师常会带领团队老师和学生们进行团建活动,学生们在充满爱的氛围里,发奋学习,追逐梦想。

  任教37年来,刘俊岩教授始终工作在教学一线,他坚持以科研促教学,不断推进教学创新,实现教学科研融合。他讲授的土木工程施工课有深度、有广度,而且生动、有趣。为了便于学生学好这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他从最初制作的大量投影幻灯片到近年来制作的百余条教学视频都是亲力亲为。他的一名研究生说道:“刘老师治学严谨,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他深入工地,一个一个落实学生实习工地,扎牢学生的实习内容,至今我们仍对那段集中实习的经历记忆犹新。”在完成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刘俊岩教授还带领研究生深入黄河隧道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一线开展专业实践,指导研究生在重大工程实践中凝练研究问题,培养学生工程技术研发能力。

  谈到他的毕业生刘记帅,刘俊岩教授脸上洋溢着笑容。这位30岁就成为中建八局青岛地铁项目区域经理的弟子,求学时家境困难,在团队的关爱和支持下发奋努力,学有所成。参加工作后他不怕苦、勇于担当,成长迅速。刘俊岩教授说,土木建筑学院培养了一批在行业内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素质毕业生,像央企中的建筑业排头兵中建股份副总裁、中建八局董事长李永明,地方企业中的领头羊济南建工集团董事长曹晓岩等,还有许许多多扎根祖国重大工程建设一线的毕业生,他们都是母校和学院的光荣。

  “教师是一份神圣的职业,如果当工程师,我只是一个人才,当教师,可以培养一批人才。”刘俊岩教授说。

(来源:济南大学)

作者:刘珂珂 张婧

编辑:白天

审核:王煜玲

相关阅读

难忘英雄!母校毕业典礼上,3209名毕业生痛悼援坦救人牺牲学长张军桥

6月27日,毕业生张振告诉记者,学生几乎无人不知张军桥老师的事迹。提起他时,张振忍不住再次落泪。

07-01 09:16极目新闻

山东财经大学创校校长顾准铜像揭幕落成

在当代著名会计学家、经济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山东财经大学创校校长顾准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6月30日,顾准铜像在山 ...

07-02 08:41山东财经大学

于红波已任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曾在青岛工作

 近日,山东理工大学网站更新学校领导信息,于红波已任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07-02 14:31山东理工大学网站、大众新闻客户端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