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来首位,山大校友薛其坤院士荣获巴克利奖!
发布时间:2023-10-26 15:02 来源:山大人 A+A-
-分享-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4日,美国物理学会宣布光学1980级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获得2024年度的巴克利奖。这是该奖自1953年首次授奖以来,首次颁发给中国籍物理学家。

巴克利奖被公认为是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的最高奖,旨在表彰在凝聚态物理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薛其坤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Ashvin Vishwanath共同凭借“对具有拓扑能带结构的材料的集体电子性质的开创性理论和实验研究”获奖。

凭借拓扑绝缘体研究和在拓扑绝缘体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创新突破,薛其坤成为巴克利奖授奖70年以来首位中国籍的获奖者。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凝聚态物理中的一个重要量子效应。长期以来,使其“现身”并实现实验观测难度极大,是无数研究者奋力追寻而不得的科学目标。

2009年起,薛其坤联合多个研究组,组成攻关团队,一起从拓扑绝缘体研究方向尝试攀登这座科学高峰。

2012年底,在克服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后,薛其坤和团队终于成功地在实验上观测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成为“世界首次”!该成果于2013年3月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审稿人予以高度评价,称之为“凝聚态物理界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

这一中国科学家在实验上独立观测到的重要物理现象,被视为全球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科学发现,是世界物理学界最为重要的实验进展之一,为后续国际凝聚态物理研究引领了新的方向。

而在应用领域,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及其无耗散边缘态,又将可能在未来被用于发展新一代的低能耗电子学器件,解决一系列瓶颈问题。

薛其坤院士做客山东大学首期育贤校友讲坛

“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科技实力的持续壮大和基础科学研究的长期深厚积累。这一荣誉,属于团队当中的每一位研究者,更属于国家。”薛其坤坚信,我国会有越来越多引领国际发展的科学发现和成果涌现。

薛其坤

薛其坤,1980年考入山东大学光学系,1990年、1994年先后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硕士、博士学位。2005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扫描隧道显微学、表面物理、自旋电子学、拓扑绝缘量子态和低维超导电性等。曾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05)、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2006)、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2011)、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2010)、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2011)、陈嘉庚科学奖(2012)、“万人计划”杰出人才(2013)、求是杰出科学家奖(2014)、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14)和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2016)等奖励与荣誉。

(来源:山大人)

编辑:王煜玲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王婧:匠心梦想的点灯人

她是职教沃土的深耕者,是匠心梦想的点灯人。东营科技职业学院教师王婧将滚烫的初心融入职业教育,在党建育人、产教融合、教学改 ...

09-03 14:4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教育是守护每艘航船驶向希望

教育是守护每艘航船驶向希望

09-03 14:59《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田埂上的职教突围

田埂上的职教突围

09-03 15:54《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