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如何名副其实?
发布时间:2024-05-16 16:32 来源:“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A+A-
-分享-

  当前,名师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中小学校教师专业成长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毋庸置疑,名师工作室只有在育人实践中发挥好“吸铁石”的凝聚效应和“磨刀石”的锤炼价值,才能真正化身为区域教育涵养骨干教师的“蓄水池”,真正蜕变成培育骨干教师的“加强连”、教学改革的“试金石”和区域教育均衡的“催化剂”。

  名师工作室因名师而生,其成名以后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并且具备超凡的组织领导才能,个人学术能力及其主动发展的潜力含金量十足,自然会在同学科教师群体中有一定数量的拥趸。

  但是,要想其切实成为工作室发挥吸铁石效应的能量源头,吸引志同道合的“一群人”,抱团取暖,相互支持,名师还必须主动擦亮自身的“魅力窗口”——

  既要关心尊重其他成员,真诚坦率地与他们交往,用宽容、包容的态度对待他们业务水平上的不足、研讨实践中的失误,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擦亮一扇扇“信赖窗口”,用一个人行动赢得一群人的认可和支持;

  又要深耕自己的课堂,注重自身业务素养的提升,挤出时间用自己良好的师德、精湛的业务指导每名伙伴,擦亮一扇扇“敬业窗口”,让一群人折服一个人的丰富理论和渊博学识;

  还要知人善任,发挥好工作室每个伙伴的作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善于适当授权和赏识激励,擦亮一扇扇“赏识窗口”,调动一群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更要养成学而不厌的习惯,不断擦亮一扇扇“勤勉窗口”,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引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否则,其主持的工作室自然毫无感召力,成员们心不甘、情不愿,何来发展意愿与参与热情呢?

  名师工作室只有把根扎牢在教学一线,才能让“向下沉”唤醒研修初衷,动之随形,响之随声,带动着团队素养“向上走”。既要将各种下沉实践视为磨刀石,磨砺每个成员的综合素养,又要将各种研训实践视为磨刀石,锤炼教学一线的鲜明特色。

  一是契合下沉实践,明确名师工作室成长目标。在开展教学一线教研实践前,名师身为主持人,必须以提升工作室成员专业素养为切入点,全面掌控全组成员发展需求的个性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人施策,充分考虑到每个成员的长短板,让其个性化成长目标在教学一线实践中得到针对性呵护。

  二是紧扣下沉问题,优化名师工作室研修实践。工作室研修活动时间、主题、方式必然会影响最终实际效果。每名工作室成员都会在教学一线的育人实践中碰到困惑,如果此时开展全组的主题研修,特别是在这名成员生成困惑的一线教学场域,就可以让每名成员清晰体验到研修主题的“真实性”。

  比如,一名成员在课堂上无法应对突发状况,致使出现手足无措的状况。此时,工作室应组织全体成员观摩这节课的录播回放,分析这名成员存在的问题,让研修活动更具针对性和磨砺性。

  三是融入下沉目标,激活名师工作室研修评价。既要查材料、听汇报,了解阶段性任务完成情况,考核阶段性活跃度、辐射强度、特色生成度,又要听取工作室每名成员以及学生的评价,鼓励、鞭策、督促每名工作室成员,推动工作室良性快速发展。

  名师工作室是吸铁石,更是磨刀石。只有坚守自己的角色担当,名师工作室才能消除“工作室名不副实”“工作室不见工作”等负面影响,在区域内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催生出个性鲜明的名师队伍,凝练出契合当地的教育思想,打造出风格独特的教学品牌。

来源:“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sdjyxcgzh@163.com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相关阅读

涛声里的“最后一课”

张军桥在异国他乡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课”,在滔滔浪涛间架起了一座跨越国界、穿透时空的精神丰碑。

08-04 10:52“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建设创新型职业院校 培育担当时代重任的“新职人”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密相连。“新职人”可以简单理解为从事新兴职业的人,他们服 ...

08-04 15: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地域文化有机融入乡村体育

体育,是学生生命力的外在体现;文化,是地方精神的内核载体。在笔者任教的巨野县乡镇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着课程资源匮乏、学生参 ...

08-05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