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济南 > 正文
济南市职业教育正从单纯的人才培养基地,升级为助推产业发展的“智力引擎”——
用产教融合“金钥匙”打开产业转型“密码锁”
发布时间:2025-07-18 14:51 来源:工人日报 A+A-
-分享-

  近年来,济南职业教育组建了16个产教融合共同体、8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并主导成立黄河流域产教联盟,搭建起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广阔平台。职业院校正从单纯的人才培养基地,升级为助推产业发展的“智力引擎”。

  山东全省有156所高校,其中驻济高校有52所。驻济高校的在校生人数占比,超过了该省大学生总数的1/4——丰富的高校资源是济南的一座人才富矿。

  然而,长期以来也有一种困惑在困扰着驻济高校、企业——企业很苦恼,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驻济高校也在感叹,就业不容易,很多学生要到外地寻找机会。

  城市的发展、产业的壮大,需要大量技术工人做支撑。近年来,在新旧动能转换的浪潮中,在建设强省会的关键期,济南职业教育一改传统职教模式以系统性思维整合资源,组建了16个产教融合共同体、8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并主导成立黄河流域产教联盟,用产教融合的“金钥匙”,打开产业转型的“密码锁”,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专业“大换血”重塑职校吸引力

  是继续守着传统电子技术专业,还是拥抱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赛道?济南信息工程学校面临转型阵痛。

  “顺应产业发展大势,我们没有退路,必须破旧立新。”济南信息工程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焐态度坚决。

  1994年工作至今的济南信息工程学校教师刘美玉,主动构建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体系,课余时间泡在企业车间学习,最终带领团队构建起全新的专业体系。如今,该校升级专业后的首批毕业生已崭露头角,多名毕业生成长为企业技术骨干。

  专业的生命力在于紧跟产业需求,让职教与产业“同频共振”。近年来,济南市教育局大力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调整升级,推动各教育阶段紧密衔接,强化实践教学,努力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劳动者。

  “我从小就喜欢研究机器,更想成为大国工匠。”前不久,正在数控机床旁跟老师学习数控技术的刘润栋对记者讲道,2023年他中考考了549分,却做出惊人之举——放弃重点高中,选择历城职专“3+4”数控专业。

  在济南,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正沿着“中职-本科”的贯通培养路径稳步成长。这得益于济南搭建的职业教育“立交桥”机制——“职普融通”让学生可进可退,“五年一贯制”实现无缝衔接。

  济南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志国算了这样一笔账:“2024年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超90%,专业对口率82%,企业满意度近100%。这些数字比任何说教更有说服力。”

  把生产线搬进教室

  在济南职业学院,五轴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高端设备进驻实训室,学生操作与企业产线完全同步。“你们现在练的,就是企业正在用的。”教师吕勇的话让学生们倍感振奋。政府专项资金支持的现代化实训基地,让职教生在校就能接触真实生产环境。

  打破传统课堂边界,让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真正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这是济南职业教育近年来的发力点。

  济南旅游学校学生栾芯娜每周两天在校学理论,三天在润华皇冠假日酒店后厨实战。“在学校,我学到的是烹饪理论与基础技法;而在酒店后厨的岗位上,我接触到了更前沿的菜品创新思路,也深刻体会到企业运营的精细化管理要求。企业师傅教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对行业的理解。”

  这种“课在岗上上”的模式,让学生未毕业就已具备职业素养。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推行“6:4”校企业实训比例,企业技术专家带着真实订单进课堂,学生加工的零件直接用于生产。2024年,济南职校生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斩获32项大奖,印证了这种培养模式的成功。

  如今,济南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一线员工70%来自职业院校,职业教育为企业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和人才输送。2024年一项对该市49所职校80116名毕业生进行的调研显示,学生与企业满意度近 100%,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技术骨干超万人。

  职教师生成为企业发展“智囊团”

  2024年8月31日,济南职业学院收到了一封来自瑞诺(济南)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感谢信。信中提到,该校汽车工程系刘欢副教授协同技术人员攻关技术难题,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0余项。

  这样的例子,在济南职教系统还有很多。在济南,不少职业院校的师生正在成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技术突击队”。

  要打造真正服务产业的职业教育,必须建设一支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师资队伍。济南市教育局大力实施职业教师队伍“头雁工程”,每年投入150万元专项经费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目前该市已培养3147名“双师型”教师,涌现出32位齐鲁名师名校长,建成14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些教师带着产业一线的经验回到课堂,让教学内容与生产需求无缝衔接。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芦金凤依托土木工程专业优势,深度参与济南西客站片区中轴线地块B-4 项目(二期)基坑支护工程。她带领团队从支护计算到施工图设计,再到预算控制,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助力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近三年来,济南累计投入职业教育财政性经费118.07亿元,推动建成51个校企共建产业学院、1161个规模以上实训基地,搭建起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广阔平台。如今,济南职教系统已形成“教学-科研-服务”的良性循环,职业院校正从单纯的人才培养基地,升级为助推产业发展的“智力引擎”。

  “在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将以市域资源统筹整合为基础,着力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生态,创新产教协同机制,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济南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纮表示,济南将进一步推进海外“班・墨学院”品牌建设,深化“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系统性构建技能人才全链条培育体系,赋能济南产业转型发展。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济南2025年“中考”普高招生计划49678人,职业教育46648人

 记者从济南市教育局获悉,2025年济南市(不含莱芜区、钢城区)“中考”报名参加考试共78018人,普通高中类招生指导计 ...

07-01 16:02大众网

济南高新教育期末考开“盲盒”:“体育+X”抽测玩转素质教育

 足球绕杆射门、仰卧起坐挑战、音乐素养展演、科学实验操作……7月2日,在济南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东城逸家小学、科航路学校 ...

07-03 09:52济南高新教育

济南:“伙伴+”托举暑期健康成长

“一二一,一二一……”暑假期间,每天早上六点半,几十个孩子会在社区志愿者和家长的带领下,在山东省济南高新区凤凰国际社区的 ...

07-15 09:34中国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