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当田径运动会变身“五育大课堂”
发布时间:2025-11-03 15:38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张闫垒 李姗 A+A-
-分享-

  当竞技的激情与教育的深意相遇,一场异彩纷呈的田径运动会便升华为独特的“五育大课堂”。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以体育为原点,把田径盛会的每个精彩瞬间都变成跨学科学习的立体课堂,绘制出“五育融合”的“同心圆”,让孩子们在汗水与智慧的浇灌中茁壮成长。

  “体育+美育”:用艺术点燃赛场激情

  “咚咚锵!嗒嗒嗒!嘀嘀嗒嘀嗒——”大鼓擂响,震撼人心;小鼓密集,欢快跳跃;小号悠长,直冲云霄……鼓号队的演出拉开了田径运动会的大幕。

  这场精彩的表演凝聚着鼓号队历时一个月的辛勤汗水。队员选拔时,音乐教师引入“节奏游戏”,将鼓号演奏分解教学,根据旗语变换鼓点速度,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经过节奏感与纪律性的双重锤炼,队员们熟练掌握了出旗曲、迎宾曲和退旗曲的演奏技巧。最终,由50名学生组成的鼓号队以零失误完成开幕式演出,展现出极强的团队默契。

  “哇!快看运动员方队!他们举着的火炬好漂亮啊!”二年级运动员手持3D立体纸板“燃烧的火炬”一登场,立刻成为开幕式上的焦点。

  “燃烧火炬”的惊艳亮相是美术课堂创意智慧的展现。美术教师以“如何用视觉语言激发斗志”为题,讲解色彩的象征意义和构图技巧,指导学生设计制作运动会宣传标识:行书“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横幅,“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形象加油纸板,剪纸呈现的运动员剪影圆扇……最终,巧妙运用红、黄双色层叠视觉效果制作的立体纸板“燃烧的火炬”被大家评为最佳视觉创意。

  “体育+智育”:用智慧激活竞技力量

  “运动员们,跑道是笔,汗水为墨,你们正在书写青春的华章。起跑线是饱蘸激情的起笔,每次腾空都是诗行的跃动……”田径场广播里传来振奋人心的解说。

  赛前,语文教师以《如何用文字传递力量》为题,开设专题写作课,指导学生从修辞手法、情感表达、场景描写等角度撰写加油助威稿件,让语文不再局限于范文,而成为情感传递的载体。运动会期间,“红领巾广播站”共收到学生投稿2600余篇,播音员筛选优秀稿件并实时播报,让语言文字成为运动场上的“第二声呐喊”。

  “科学的训练是我制胜的法宝!”获得800米冠军的四年级学生张明骄傲地分享着夺冠经验,“训练时,同学们帮我分段计时、计算速度,发现我前半程冲得太快,后半程体力不足。于是,我们共同绘制《三段体力分配图》,针对速度和耐力进行训练,有效提升了比赛成绩。”

  训练阶段,数学教师设计“用真实数据解码运动科学”的课堂实践任务:通过测算速度,学生将运动员的训练成绩转化为柱状图、折线图,制作成“运动员数据墙”,作为选择参赛项目、开展针对性训练的依据。赛后分析会上,学生用扇形图展示“本班奖牌分布情况”,真切体会思维导图和数据分析的应用价值。

  “体育+劳动”:用责任诠释勤劳美德

  “我要当裁判小助手!”“卫生管理员算我一个!”“安全巡查队满员了吗?”运动会“小志愿者”招募令一经发布,立刻引得学生争相报名。

  当《运动员进行曲》响起时,小志愿者们如精密齿轮般嵌入赛场:裁判小助手化身移动的体育器械库;安全巡查队队员像排雷专家般检查跑道和场地;卫生管理员前脚刚清理完实心球场地的树叶,转瞬又出现在看台上,将观众遗落的纸屑捡起……那一抹抹认真负责、辛勤忙碌的“志愿红”,已然成为赛场上最动人的背景光。

  赛场下,各班“志愿者小分队”也积极行动起来:一年级(8)班的环保啦啦队将回收的矿泉水瓶制作成加油棒,三年级(6)班的看台布置组正悬挂用废旧红布精心剪裁的班级横幅,五年级(1)班的卫生清洁组把快递纸箱巧妙设计成垃圾分类回收盒……学生们用废旧材料制作的运动会道具,将劳动实践与环保理念充分结合,成为观众席上最亮眼的存在。

  落幕时,夕阳将整个田径场染成金色的劳动大课堂。运动员、裁判员、观众、志愿者的身份标签悄然褪去,全都化作“最美劳动者”。他们分工合作,整理场地,回收器材,垃圾分类,在汗水中感受“体力劳动与体育精神”的双重魅力。

  “体育+德育”:用跑道丈量坚韧品格

  “耶!冠军是我们的!”闭幕式上,组委会每颁发一个奖项就会引来欢呼与惊叹:“虽与冠军失之交臂,但班级赢得了‘文明观众’的称号!”“来年,我们一定要捧起冠军奖杯!”场上虽有失落与遗憾,但场下没有气馁和怨言,唯有重整旗鼓的壮志豪情。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坚韧品格让他们实现了浴火重生。

  赛后,各班召开“运动精神与人生成长”主题班会,学生分享观赛感悟:“人生就像长跑,坚持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4×100米接力赛让我明白:个人的慢可以用队友的快来弥补!”在学生心中,“团结就是力量、坚持就是胜利”的人生哲理得到具象化。

  “长跑选手在意外摔倒的情况下,一瘸一拐地走过终点线;接力赛中,一名学生主动让出位置给替补队员……”这些运动会的影像被道德与法治教师转化为课堂案例,引导学生深刻感悟“竞争与协作”“规则与尊重”的辩证关系。

  “这场田径运动会的背后,是学校‘五育融合’从理念到实践的深度进化。”学校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探索‘体育+’教育模式,让‘五育融合’从活动创新升华为育人常态,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作者:张闫垒 李姗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当田径运动会变身“五育大课堂”

当竞技的激情与教育的深意相遇,一场异彩纷呈的田径运动会便升华为独特的“五育大课堂”。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以体育为原点,把田 ...

11-03 15:38《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