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性自主游戏促进幼儿成长
发布时间:2019-05-06 15:41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杨瑞荣 A+A-
-分享-

寿光世纪教育集团东城幼儿园在“每个人都很重要”核心理念的引领下,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将封闭式的游戏环境变为开放性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游戏空间、材料使用、玩法等方面有充分的选择权和支配权,拥有更多自主、合作、分享的机会,真正做到了“我的游戏我做主”。

一、盘活游戏空间资源,使游戏空间更合理

游戏空间品质的呈现是幼儿游戏活动的基本条件。幼儿园积极拓展幼儿的游戏空间资源,避免教育资源的隐性浪费。盘活游戏空间资源,能优化幼儿的游戏空间,给幼儿更多的游戏机会。首先,结合游戏空间区域的兼容性,全方位开放游戏活动空间。其次,利用观察区域的空间功能,调整游戏区域的空间,满足幼儿游戏活动的需要。在开放性的游戏空间里,幼儿能够获得更多的快乐体验。

二、开放游戏材料,使材料投放更适宜

在幼儿玩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认真观察游戏材料的投放能否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投放材料时,除了保证材料的安全性、丰富性、层次性、操作性外,还将材料的适宜性作为观察重点,观察材料的投放能否满足幼儿的自选需求。一是看幼儿对材料的兴趣以及材料的可玩性与持久性;二是看幼儿是否积极参与游戏;三是看幼儿游戏的效果。游戏材料的适宜性投放、有效性支持是满足幼儿释放游戏天性的基本保障。

三、游戏玩法多样性,激活发散性思维

每个幼儿都对游戏具有很好的自我构想。游戏前,幼儿对游戏的主题、情节、玩具、角色等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游戏中,幼儿根据游戏情节所需,从“游戏百宝箱”中选取低结构的材料,实现自身的游戏愿望。教师通过现场观察获取材料与幼儿游戏互动的信息,实施动态管理。

在开放性游戏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行为,并因人而异,采用隐性诱导、有效指导、参与引导的方法,做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让幼儿在自由的氛围中掌控游戏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隐性诱导:教师扮演“观众”的角色,在幼儿遇到困难时适时进行语言、行为等方面的暗示,让游戏得以持续。在尊重幼儿游戏意愿的同时,教师给予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以提升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当幼儿面对一堆积木而不知怎样拼搭时,教师不是直接介入幼儿的游戏,而是在不影响幼儿游戏兴趣的前提下,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解决幼儿的燃眉之急,并且启发幼儿思考。

有效指导:教师寻找恰当的时机介入,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索,帮助幼儿找到让游戏顺利进行的方案。这种方法既能助推幼儿游戏主题活动的开展,又给他们留下自主解决问题的余地。例如,在“超市”里,两名幼儿争抢“收银员”角色,导致游戏中断。这时,教师提示道:“除了收银员,超市里还有什么工作人员呀?”一名幼儿回答:“促销员!”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幼儿迅速开展新的角色体验。

参与引导:幼儿在游戏中需要教师介入时,教师以伙伴的身份参加活动,实现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例如,游戏中,一名幼儿当“售货员”,却没有人前去购物。教师看到幼儿情绪低落,就扮作“顾客”前去购物,并且与他交流。其他幼儿也跟随老师进入游戏情境,推动游戏继续进行下去。

作者:杨瑞荣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做课堂里的“大玩家”

 我是一名美术教师,但低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喊我“泥巴老师”。

08-07 16:26《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孔子如何“启”与“发”?

“启发式教学”是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教育理念。这一理念的根源,最早可追溯到孔子那里。了解清楚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打破对孔 ...

08-12 15:08《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你也可以光芒四射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向上的过程。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我们或许会沮丧、会迷茫,但只要找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恰当 ...

08-15 15:4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