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朐县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五育并举”育人体系,锚定“塑心健行,育德润才,助力临朐学子健康成长”的工作目标,大力实施师资锻造、课程开发、协同育人等“育心赋能工程”,取得良好成效。在202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该县被测学生在自信乐观、人际交往、学习热情、情绪调节、应对压力挫折等方面呈现出良好水平。
一、淬炼“强师矩阵”,筑牢育人根基
临朐县将师资建设作为“第一引擎”,构建“名优定航、骨干领航、青年续航、专家护航”四维培养体系。跨校整合优质师资,建立县级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顾问团,对接学校开展业务培训、技术援助和疑难个案辅导等工作。聘请专家指导,盘活4个名师工作室30余名骨干教师队伍,开展微课开发、片区教学研讨等活动,组织送课下乡150场次,在实践中锤炼培养出30多名市、县教学能手。建立青年教师发展共同体,落实人人上好一堂心理课、研究一项小课题等“8个一”清单任务。创新“6步研讨备赛法”,融合主题报告、现场示范、模拟演练等多元提升策略,将培训比赛化为成长阶梯,助力30余名青年教师登上省、市级领奖台。
二、打造“课程超市”,护航学生心灵
指向普及辅导与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临朐县建立“心理课程资源超市”,“套餐+点餐”相结合,以自主建构和挖掘整理为路径,开发三类课程226节,包括27个主题的心理大课堂、心理微课149节,配套教学资源的心理活动课50节,覆盖12个年级,包括自我认知、习惯养成、情绪管理等七大模块,确保课程的普适性。
集中学习和常态化开课相结合,各学校每两周开设一节心理课,校本课程、主题班会时间由专兼职教师与班主任授课。聚焦心理健康教育月和考前、开学前等关键节点,组织主题教育活动1000余场次。寒假生活微课指导学生科学安排假期生活,“开学第一课”引领学生复盘寒假收获和成长,调整好心情。
建立巡查制度,每学年到校开展课程实施专项督查10余批次,夯实课程实效。实施课程开设月调度制度,每月月底,各学校上报课程开设学习情况。科研引领提升课程育人质量,全县有8项省、市级课题先后结题,7项课程、案例获评省、市奖项。
三、织密“共育网络”,凝聚守护合力
构建全县心理健康教育教联体,县教体局、县委政法委、县卫健局等联合成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畅通心理危机学生绿色转介通道。建立“筛查—预警—干预”3级响应干预系统,累计完成心理筛查、建档32万余人次。加强医教融合,选聘15名心理医生担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顾问、心育副校长,开展校园巡诊、培训50余场次,成功干预危机个案105例。强化家校协同,开发实施家校社共育课程,打造32处学生心理教育服务驿站,每年举办“父母大讲堂”70余场,开展亲子沙盘、户外拓展活动300余场;利用“亲子共成长”线上平台推送家庭教育微课、传情家书,累计50余万人次关注。
强化学校全员育人,把心理授课、心理辅导和学生摸排、包靠、转化等工作情况纳入专兼职心理教师、班主任、学科教师的量化考核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遴选班主任、全员育人导师、心理健康教师、学科教师等组建心理健康导师队伍,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困难、亲子关系困难、身体残疾等特殊群体学生,建立校级、年级、导师包靠的“三级包靠”制度,组建以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灵小卫士为主体的“学校—班级—宿舍”三级预警网络,落实朋辈关怀辅导。
临朐县深入推进“育心赋能工程”,目前正着力实施“2030青少年心灵健康成长计划”,助力每名学生纾解生命拔节过程中的压力,锻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让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沐浴阳光,让每朵生命之花都自信绽放。
(作者单位系临朐县教育科学研究院)
作者:赵月玲 田瑞雪 蔡盛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数学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融合不仅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 ...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强教必先强师。近年来,淄博市临淄区遄台中学以深入落实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 ...
近年来,临朐县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五育并举”育人体系,锚定“塑心健行,育德润才,助力临朐学子健康成长”的工作目标,大力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