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对比 扬利弃弊——对信息化教学的辩证分析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0-07-28 09:54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荣成市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 郑梦华 徐海霞 A+A-
-分享-

当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无一不受信息时代的影响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时,教育的信息化也无可回避地顺应时代的要求。尽管信息化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优化了教学过程,但它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信息化教学相比传统课堂教学的优越性

将抽象的知识化难为易。对于传统教学难以奏效的内容,如语言文字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形式与关系,较为复杂的变化过程,图像所包含的大量信息等,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视频播放、动画模拟或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方法予以解决,效果极佳。

丰富的呈现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信息技术和手段能够融图、文、声为一体,改善了认知环境,直观的影像、图像和文字资料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把教学内容的相关图像、文字用信息技术手段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那么将增加知识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交互性强。网络技术及各种多媒体软件的交互性是信息化教学能长期应用于远程教学的不二之选。正是强大的交互性使信息化教学在此次疫情期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授课直播、知识的传递、学情的掌控、师生的交流互动,都离不开信息化教学。它完美地解决了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师生居家隔离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问题。

信息化教学中的扬利与弃弊

对于采用信息化手段的时间耗费大与相对减少教材教法的研究时间之间的矛盾,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解决:一是多渠道直接获取、借鉴优秀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如市教研培训中心“智慧平台”的资源库,教研组教师集中研发的学科资源。这样,教师就可以节省制作和准备课件等课程资源的时间,拥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教法。二是学校搭建信息资源平台,各学科教师利用集体教研机会集中研发切合本校教学实际的高效的课程资源,分门别类,方便教师使用。三是选用效果好、操作简便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

对于多媒体教学中出现的设计效果与学生实际接受效果的矛盾,可从以下方面解决:课件的设计内容一定要充分发挥它的辅助教学作用,不能喧宾夺主,教师更不能以多媒体课件操作为主,而把教学任务置于次要位置。

对于教学中出现的课件设计的固定不变的教学思路与开放式、启发式教学的矛盾,可从以下方面解决:教师首先要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要把开放式、启发式教学理念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在课件制作的时候,应注意启发式教学法的渗透。如,在设计提问时,应设计一个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课件内容只是一个“引子”,教师可以用它引出问题,但不要设置固定不变的答案,应该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开放、发散地思考问题,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思维的空间。这样,既可发挥多媒体的优越性,又贯彻了教育改革的精神要求。其次,可以把教学与网络信息教育同步进行。在教学中,有相关的内容可以通过直接切换链接的方式把网络信息搬上屏幕、搬上课堂。这样使学生不仅只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还可以扩宽视野。这里需要教师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以免在链接切换时占用很多教学时间。

对于教学中出现的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矛盾,可以这样解决:课程在信息化设计时,应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作用,教师不能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应该充分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课程资源设计的问题和内容,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的问题不要过于简单,而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中去。信息化的技术和手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化繁为简,操作不要过于频繁、琐碎。否则,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会忙于技术上的操作,而忽略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作者:​荣成市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 郑梦华 徐海霞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做课堂里的“大玩家”

 我是一名美术教师,但低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喊我“泥巴老师”。

08-07 16:26《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孔子如何“启”与“发”?

“启发式教学”是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教育理念。这一理念的根源,最早可追溯到孔子那里。了解清楚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打破对孔 ...

08-12 15:08《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你也可以光芒四射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向上的过程。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我们或许会沮丧、会迷茫,但只要找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恰当 ...

08-15 15:4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