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位有水平的校长
发布时间:2020-11-30 10:46 来源:山东教育报作者:由洪晓 A+A-
-分享-

工作水平是校长素质的组成部分,是校长能力的具体体现。在校长的诸多可以用“水平”衡量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校长的知识水平、业务水平、管理水平。然而,水平并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而是校长自身知识不断积累、对教育教学认识不断深化的动态过程;水平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标尺,而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审时度势、恰如其分地把握本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状况。因此,谈论校长的水平问题,就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实际。

有水平的校长,是深谙教育规律,能在办学过程中认识和把握教学及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每一位成功的校长都离不开对教育教学规律的准确把握。蔡林森校长的“先学后教”,崔其升校长的“小组合作”,都体现了他们对学生是教学主体这一规律的把握。如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力,也就成为教学关注的一个核心,而这又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学校有差异,学生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态度,立足本校教育教学实际,加强思考和研究,找出本校教与学的得失、成败,分析个中缘由,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只有这样,才会有理性思维,才会对教育教学有真知灼见,校长对育人问题的认识才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也只有这样,校长才能变得聪明起来,减少工作的盲目性,避免“不懂装懂瞎指挥”。

校长的水平不仅体现在对教育工作的深刻理解和对教学规律的正确把握上,还应体现在对“度”的把握上。那些出类拔萃的校长,因为掌握了学校管理的内在规律,把握了管理工作中的“度”,而使自己在管理工作中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甚至可以说对学校管理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譬如,有的校长在批评教师的时候,能恰当地把握“火候”,既不使教师难堪、威信扫地,又能达到引导人、教育人的目的;有的校长在表扬教师时,恰当地把握住了分寸,既让教师有一种幸福感,还有一种力争上游的不满足感;有的校长在解决某项教改难题时,能恰当地把握好“剂量”,该“施猛药”时绝不含糊,该“静息调整”时绝不急于求成;有的校长在办学时能恰当地把握好“色调”,在某一阶段,知道自己的主色调是什么,绝不会乱抹乱涂,等等。如果说校长对办学规律的认识能打开“必然王国”之门的话,那么把握管理的“度”,则是打开“自然王国”的钥匙。

归根到底,校长的水平来自对教育理论的掌握,来自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校长只有着眼于对先进教育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教育实践,才能把学校的办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海阳市教体局 由洪晓

作者:由洪晓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从“不敢触碰”到“主动创造”——一堂中职优质课的破局之路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09-03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区域阅读工程如何打造新样态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

09-04 09: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以“三学”为核心枢纽,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尝试

在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学校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创新重要的发力点。

09-04 09: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