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解题策略
发布时间:2020-12-07 14:12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蔡凤云 A+A-
-分享-

画图法。画图法直观形象,通过画图能把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把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对年龄较小的学生采用涂一涂、画一画的方法,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是画线段图。线段图形象直观、条理清晰。通过画线段图,可以将复杂多变的数量关系简化成图形,弥补学生抽象思维的不足,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发现特征,并根据特征列出算式进行计算。二是画图形和示意图。一些有关实物或空间图形的题型通过画出图形,变抽象为具体,解答起来就容易多了。

画图不仅能让学生的思维外显,而且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撑。画图在具体形象和抽象数量关系之间架起了桥梁。数学教师应从低年级开始让学生试着用线段图表示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以使学生从小养成用线段图辅助解题的习惯,为其中高年级做分数、百分数的应用题做铺垫。

列表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将问题的条件信息用表格的形式列举出来,往往能对表征问题和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列表法清晰明了,不容易重复和遗漏,便于学生记忆。例如:新人教版的乘法口诀、数位顺序表、正反比例问题等。

模拟操作法。模拟操作法是通过探索性的动手操作活动来模拟问题情境,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通过这种策略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比如,利用身边的实物来演示解决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数学内容形象化,数量关系具体化。运用这样的策略,学生们更易于接受。

还原法。还原法就是倒过来推想的方法,就是从问题的结果一步步地倒着思考、推理。在解决某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当学生在正面思考时遇到阻碍和困难时,不妨换一个思路,从相反的方向,即从问题的结果,一步步地往前推。

转化法。转化法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陌生为熟悉、化未知为已知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法也是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常用的方法。

假设法。假设法的策略,简单地说就是不知道从哪儿开始的时候,可以先猜一猜。学会用假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方程式。中高年级开始要求用方程式来解应用题。即学会设未知数,理解题意后找出等量关系,进而列出含未知数的等式。在这里,笔者给学生提一个建议:就算已经会列方程式了,还是要多想一些其他方法来解题。这样做,有助于拓宽思路,使解题途径多样化。

当然,解决问题的策略还有很多。其实,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是将学生培养成解决问题的专家,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问题中发现隐含的数量关系,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这样一来,学生慢慢地就会举一反三,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策略的培养也需要教师的精心选题,正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无论哪种技能都要勤加练习。

总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要尽可能多地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以不变应万变,在遇到具体问题时灵活判断和选择,综合运用相关策略,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解题效率。

作者:蔡凤云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从“不敢触碰”到“主动创造”——一堂中职优质课的破局之路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09-03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区域阅读工程如何打造新样态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

09-04 09: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以“三学”为核心枢纽,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尝试

在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学校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创新重要的发力点。

09-04 09: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