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教师携手做优秀家长
发布时间:2020-12-14 14:53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张居宾 A+A-
-分享-

孩子迈进学校的大门,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旅途。教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处理各种关系,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责任。家长应该与教师携起手来,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促使孩子成人成才。

首先,家长应该担负起教育子女的任务,做好教育工程的“第一责任人”。有的家长认为,他们赚钱养家,给孩子提供物质保障,就算尽到了做家长的责任,至于如何教育孩子,那是学校和教师的分内之事。这说明,他们完全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事实证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第一位的,家长的角色是任何教师都无法代替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长的教育和管理。学校教育虽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是必须有家长的配合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这是因为,家长与孩子之间存在着血缘、感情和伦理上的内在联系,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进程。家长只有主动承担起管教孩子的责任,积极配合教师,家庭教育才能产生强大的威力,促进孩子不断取得进步。

其次,家长要维护教师的威信。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否有威信,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且取决于家长对教师的态度。日本教育家多湖辉讲过一个故事:植物学家的儿子拿着一株不知名的小草来到学校,请教教师。教师不知道小草的名称,就说:“你的爸爸是植物学家,你不妨去请教他。”第二天,学生告诉教师:“爸爸说他也不知道小草的名称。他还说,您一定知道,只是一时忘记了。”说完,该生把植物学家写的一封信交给教师。教师打开信,只见上面详细写明了小草的名称和特性,还附着一句话:“我认为,这个问题由教师回答更为妥当。”这位家长的做法非常高明。为了支持教师,帮助教师树立威信,他不惜降低自己的身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一位教师都有缺点和短处。比如,语文教师有时把字音读错,数学教师有时讲得不生动,班主任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矛盾时不能“一碗水端平”,等等。当孩子把这些情况反映给家长时,家长一定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在孩子面前放大教师的短处,而要多指出教师的优点,塑造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再次,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良好的家校沟通与合作不仅是学校教育取得成功的基础,而且是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家庭教育必须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家长必须与教师加强联系。比如,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家长群等,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讲座,听取教育专家作的报告,经常与教师沟通交流,与教师一起讨论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虚心听取教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摸索出一套科学的家教方法,并撰写教子心得。

作者:张居宾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从“不敢触碰”到“主动创造”——一堂中职优质课的破局之路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09-03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区域阅读工程如何打造新样态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

09-04 09: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以“三学”为核心枢纽,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尝试

在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学校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创新重要的发力点。

09-04 09: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