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拷贝互联网“快攻”太粗暴
发布时间:2021-01-22 09:4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作者:何欣荣 胡洁菲 A+A-
-分享-

      最近有网友发现,一个中年模样的女性,同时出现在四家在线教育机构的视频广告中,而且一会儿自称数学老师,一会儿自称英语老师。有网友质问:这样的企业能做教育?对家长学生太不尊重了!

  在线教育行业种种乱象,遭网民诟病已久。制造焦虑、诱导网贷、私自修改课程内容、退费困难……在一个投诉平台上,单独针对某公司的投诉就多达上千条。

  在线教育乱象频发,与这一行业野蛮扩张有关。自疫情暴发以来,在线教育因其不受时间地点制约的优势,站上“风口”。各大企业为进一步抢占市场,纷纷大手笔投放广告获取客源。如今,各大城市的主流商圈、地铁站、公交车身、小区电梯,在线教育机构的广告随处可见。各大综艺节目中,也频频看到它们的身影。

  在商言商,企业有自己的商业模式和发展逻辑,无可厚非。但仔细梳理几家头部企业的财务报告可以看到,跟谁学、网易有道等上市公司2020年三季度销售和营销费用占总收入的100%以上。如此畸形的占比,不禁让人质疑:企业是否还有足够的预算投入到教学主业中去。

  更重要的是,这种低水平的恶性竞争,只会带来巨大的内耗,既不利于企业自身长远发展,也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可以想见,不断加码的广告营销背后,一定是获客成本的“水涨船高”。这种流量“黑洞”反过来又会加剧企业经营负担。在堪称疯狂的竞争态势下,一旦企业资金链断裂,消费者权益又该如何保障?

  在流量当道的背景下,一段时间以来,互联网式“烧钱”“圈地”的做法,在一些特定行业发展初期确实奏效过。但是,一些企业把这套“快攻打法”照搬到教育行业,显然有些过于简单粗暴。

  无论是在线教育还是线下传统教育,其本质都是教育。教育讲究“慢工出细活”,如果不能持久地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又在何处?

  德国的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显然不只是线下学校或公办教师的职责和使命,而是每个教育从业者的基本遵循。一路狂奔的在线教育,请把“初心”打在公屏上!


作者:何欣荣 胡洁菲

编辑:王煜玲

相关阅读

从“不敢触碰”到“主动创造”——一堂中职优质课的破局之路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09-03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区域阅读工程如何打造新样态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

09-04 09: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以“三学”为核心枢纽,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尝试

在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学校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创新重要的发力点。

09-04 09: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