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细节为抓手开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21-01-26 15:02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A+A-
-分享-

“细节决定成败”,一堂优质的历史课是由无数个细节构成的,课堂中师生的简单对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或一个表情,都有可能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细节虽小,但透过一个个看似微小的细节,却能折射出其中的智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以细节为抓手开展教学,让历史课堂异彩纷呈。

放大图片细节,让导入“独具匠心”

高中历史教材中配有很多张图片,每一张图片都是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放大图片中的细节,并以此进行“独具匠心”的课堂导入。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课时,利用PPT给学生由远及近地播放教材中的一张插图,并把这一插图定格在“一碗又白又香的米饭”这一细节上。

师:大家了解过水稻的生产一般需要经过哪几个环节吗?

生:通常需要经过耕田、播种、插秧等环节后才可进行最后的收割。

师:在我国古代,先人们发明了哪些农具用于水稻生产?

生:主要有耕犁、翻车等。

师:在这些传统的生产农具中,你认为哪一件最具代表性?请说说理由。

生:我觉得是耕犁。它为人们的耕作节省了许多力气,并且随着朝代的更迭不断在改进。

师:不错,犁确实是农耕活动中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农业文化的代表物。过去,中国在许多方面都强于其他国家,其中又数农业最佳。接下来,请大家一起阅读课文,领略我国古代先人的伟大发明。思考:农业器具犁是如何不断进行革新与完善的?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放大图片细节进行课堂导入,引领学生穿越时空,回顾农业器具的发展史,感知和体会先民们的生存时代,领略当时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学生便会很快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

运用情境细节,让人物“活灵活现”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一些关键历史人物进行认知十分重要,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细节处理,使学生脑海中的历史人物“活灵活现”。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一代雄狮拿破仑》一课时,为了深化学生对拿破仑形象的认知,以拿破仑的人生经历为学生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主人公。课堂上,教师借助拿破仑的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创设互动式情境,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们通过讨论,逐渐加深了对这句话的理解,也认识到拿破仑之所以能够成功,离不开其宏伟目标的激励与驱动。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引领学生通过历史细节去认识历史人物,加深了学生对拿破仑这个英雄人物的认识与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拓展教育教学目的,让原本抽象的历史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明白学习历史人物故事对自己人生成长的意义。

运用历史细节,让难点“自然突破”

要让学生具有更加稳固的历史认知,教师必须选择恰当的历史细节,从微观角度引领学生探究历史知识,激活学生的主动思考欲望,鼓励其自主理解知识的难点。

例如,《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课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事实上,学生们所处的年代距离第二次工业革命十分遥远,第二次工业革命衍生出来的发明,在当下看来并不算多么惊艳,因此,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首先要从时代背景着手,让学生尝试理解当时社会条件下这些发明的意义。接着,为学生列举科学家本茨、戴姆勒等人物的故事,让他们进一步理解现代文明的交通工具产生背后的艰难历程。此外,教师还可以从一些负面问题着手,引领学生关注环境污染问题,进而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态文明建设。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学生借助历史细节理解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明白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发展的重大意义,有效落实了教学目标。

如果将人类历史看作一部电影,那么细节便是这部影片中不可缺失的情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善用细节,能使课堂教学更精彩。(作者:商河县第二中学  宗瑞英)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从“不敢触碰”到“主动创造”——一堂中职优质课的破局之路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09-03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区域阅读工程如何打造新样态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

09-04 09: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以“三学”为核心枢纽,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尝试

在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学校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创新重要的发力点。

09-04 09: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