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每个贫困儿童点亮心灯
发布时间:2021-03-02 11:13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官秀丽 A+A-
-分享-

近年来,枣庄市峄城区通过推动社会组织参与、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志愿服务,探索实施“1234”工程,着力解决贫困儿童监护缺位、生活困难、心理失衡、情感缺失等突出问题,努力培养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心理自强的学生,构建遏制返贫长效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成立“一个团队”精准推进。针对贫困儿童抗风险能力差、返贫风险高、缺失心理关爱的问题,积极探索实施“后扶贫时期”长效机制。在解决应急救助问题的基础上,由区关工委牵头成立贫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建立健全帮扶活动制度,通过结对帮扶的形式,定期举行相关活动,打开贫困儿童的心灵枷锁,发现他们的发展潜能,使他们在学业、道德、心理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导,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利用“两个维度”精准对接。一方面,建立翔实的贫困儿童信息库。组织扶贫办、民政局、妇联等部门采取“大数据+实地摸排”的形式,对孤儿、流浪儿童、单亲家庭儿童及特困儿童进行全面排查,摸清帮扶底子,根据每名儿童的性格特点和家庭情况,建立贫困儿童档案和基本信息库。另一方面,成立贫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招募志愿者,并根据志愿者和贫困儿童的性格特点等因素进行精准匹配,实现帮扶效益最大化。

建立“三项制度”精准管理。一是建立志愿者招募机制。通过个人申报、资质审核、签署协议、登记造册等程序,优先吸纳具备丰富帮扶经验的“五老”及社会爱心人士加入,让他们担任志愿服务团的负责人。二是建立服务监管机制。强化对服务团和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并且制定《志愿者信息保密协议》《志愿者承诺书》《儿童信息保密协议》等。三是建立帮扶结对机制。通过分析贫困儿童自身的生活状况,志愿者们建立科学的帮扶机制,在精神、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他们提供有效的关怀。

开展“四扶工程”精准施策。一是用力扶贫,让贫困儿童的生活“好起来”。立足部分贫困儿童的独立生活空间急需改善的现状,志愿者们动员一些有爱心的企业家实施“希望小屋”改造计划,提升贫困儿童的生活水平。二是尽力扶心,让贫困儿童的内心“暖起来”。针对贫困儿童性格孤僻、自卑、恐惧等问题,志愿者们注重心灵关怀和精神陪护,开展“小生日大感动”等系列活动。三是着力扶志,让贫困儿童的志气“立起来”。开展夏令营、冬令营、联欢聚餐等集体活动,邀请贫困儿童参加,以开阔他们的眼界。四是合力扶技,让贫困儿童的能力“强起来”。组建教师志愿者团队,为贫困儿童提供教学咨询和学习辅导,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自学能力。立足贫困儿童的性格特点和实际情况,制订“贫困儿童成长计划”。(作者:枣庄市峄城区峨山镇左庄幼儿园  官秀丽)

作者:官秀丽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从“不敢触碰”到“主动创造”——一堂中职优质课的破局之路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09-03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区域阅读工程如何打造新样态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

09-04 09: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以“三学”为核心枢纽,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尝试

在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学校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创新重要的发力点。

09-04 09: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