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任由校外培训制造教育焦虑
发布时间:2021-03-26 09:30 来源:半月谈网 A+A-
-分享-

“人家的孩子都会讲英语故事了,你的孩子呢?”“你来,我培养你的孩子;你不来,我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近年来,校外培训机构的广告铺天盖地,不仅充斥着公交地铁车厢、街头巷尾的广告牌,在手机、电视机上也呈“霸屏”之势。

全国政协委员许进的一份调研提案显示,2020年,仅在线教育的课外辅导机构就投入上百亿元用于市场营销。无孔不入的教育焦虑“攻击”之下,校外培训市场一片火热,不少机构赚得盆满钵满。

没有焦虑要制造焦虑,有焦虑要放大焦虑。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利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精心炮制软文,内容无外乎反复强调,孩子成才就必须一路读名校、拿高学历、取得领先于他人的成绩,大肆渲染教育竞争。

这些“毒鸡汤”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散发后,激起家长们的焦虑恐慌情绪,其煽动性和蛊惑性足以使众多家长丧失判断力,或被迫“随大流”加入补课大军,陷入“不跟风补课会焦虑,跟风补课更焦虑”的怪圈。

毋庸讳言,校外培训机构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课外教育需求。但是这其中有多少是真需求,多少是被制造出来的“伪需求”呢?

无孔不入的“洗脑式”营销通过刺激家长的敏感神经,制造和加剧教育焦虑,从而“绑架”无数学生和家长。一些家长架不住这样的广告“忽悠”、软文“洗脑”,花费成千上万报班,到头来没让孩子练就“开挂”本领,反被部分培训机构坑钱、坑娃、坑智商。

“毒鸡汤”式营销的危害不可小觑。与具体的违规办学行为相比,校外培训机构的种种营销行为,制造紧张情绪,刺激教育焦虑,对基础教育生态的危害更甚。如果说超标超前培训等违规办学行为是污染了基础教育的“水塘”,违规营销行为则是污染了基础教育理念的“水源”,使得功利教育观大行其道,加剧整个社会的恶性教育竞争。

如果放任教育焦虑在全社会蔓延,无限膨胀甚至升级为普遍性的教育恐慌,最终的结果会是什么?这是一个不难回答的问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彻底清理校外培训乱象,在规范培训机构具体办学行为的同时,还必须对校外培训机构广告、营销加强审查管理,从而为家长和学生松绑,缓解被人为制造和放大的教育焦虑,遏制过度膨胀的校外培训需求,让基础教育的“源头活水”更加清澈。


编辑:王煜玲

相关阅读

从“不敢触碰”到“主动创造”——一堂中职优质课的破局之路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09-03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区域阅读工程如何打造新样态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

09-04 09: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以“三学”为核心枢纽,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尝试

在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学校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创新重要的发力点。

09-04 09: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