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要善于集思广益
发布时间:2022-04-18 14:44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由洪晓 A+A-
-分享-

  要做好学校管理,校长必须做内行,懂得如何才能管理好学校。要做管理的内行,校长就要学会集思广益。

  管理大师德鲁克强调: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对校长来说,管理上的“行”,既要讲艺术,又要讲科学。艺术和科学从哪里来?离不开集思广益,倡行民主理念,发扬民主作风,运用民主方法。不管外行还是内行,自以为在领导的位置上,能力、水平、见识就高人一等,习惯于“我说你听”,甚至不懂装懂、瞎指挥,不善于凝聚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管理效能必然低下。

  集思广益,决策就不能搞“一言堂”。魏书生倡导民主、科学的学校管理,重要的一条是“有事大家商量着来”。有些校长在一些事关下属、教职工利益的重要问题上,不以科学、民主的方式行事,喜欢独断。比如,提拔干部、评优树先,校长一个人说了算,人选早已内定,其他人即使再优秀、再怎么符合条件也无法进入“圈子”。有的学校虽然也走程序,却要么把有不同意见的教师“过滤”掉,要么一听有不同声音就着急;即使有人敢于说出不同的看法,校长也充耳不闻,不予采纳。其决策实施的后果往往是因小失大,造成对立,难以凝聚人心。

  集思广益,指导就不能“瞎指挥”。有的校长喜欢“讲话”、拍板,没有摸清情况就指手画脚、乱说一气。有的凭个人好恶,不尊重基本的教育常识、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脑袋一热,就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这样改、那样改。对教育教学一知半解,就自以为对教育教学理解得很深,认为自己的决策都是正确的,不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凡此种种,都是“瞎指挥”的表现。如此,不但不能凝聚集体智慧,反而会让其他领导干部丧失工作信心,结果只能把工作弄得一团糟。

  集思广益,就要远离“小圈子”。校长要凝聚团结的力量,少不了容人的雅量、坦诚的气度、闻过则喜的胸襟。但这里指的团结并不是搞“小团伙”“小圈子”“小帮派”式的团结。“小圈子”形成的共识不是民主决策,这种决策势必导致不公。少数人沆瀣一气,必然导致大环境的乌烟瘴气。集思广益,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需要智慧、心胸、修养,需要校长真正有办好学校的追求,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较高的管理能力。(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由洪晓

编辑:白天

审核:冀春鑫

相关阅读

从“不敢触碰”到“主动创造”——一堂中职优质课的破局之路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09-03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区域阅读工程如何打造新样态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

09-04 09: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以“三学”为核心枢纽,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尝试

在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学校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创新重要的发力点。

09-04 09: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