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有效家访 促进学生成长
发布时间:2019-12-24 15:42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尹秀娟 刘淑芳 A+A-
-分享-

“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农村家长的教育水平良莠不齐,家教方式不太科学,家庭教育效果不理想。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与家长进行沟通。而家访是家校沟通的最佳途径之一。

家访能引起家长对教育子女的重视。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有的家长一心扑在工作上,忽略了对子女的教育。他们总是认为“孩子在学校读书,有教师看管就行了”,并且以此为借口,推卸教育子女的责任。鉴于此,教师要开展家访,对家长进行苦口婆心的说服、诱导,使家长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与教师携手共进,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家访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对不同类型的家庭进行家访,并在短时间内敏锐地发现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求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观察分析能力、控制局面能力、随机应变能力以及循循善诱能力。在家访过程中,教师要虚心向教子有方的优秀家长请教,学习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经验。这样一来,教师可以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有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

要想使家校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家访工作,并且使之常态化、持续化。家访是一座桥梁,连接起学校和家庭。无论学生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教师都可以通过家访与家长保持联系。在家访过程中,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家长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切忌以微信互动、QQ聊天和发送电子邮件的形式代替家访。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很多农村家长也学会了上网聊天、使用智能手机。这为教师开展家校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于是,有些教师便利用微信、QQ、电子邮件与家长联系,以期达到家访的目的。可现实情况是,并非所有的家长都会上网聊天、发送电子邮件、发微信。特别是在农村,很多年龄大、文化程度低的家长还不会上网,也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这就影响了教师与家长的全方位交流。

家访结束后要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每次家访后,教师应及时写出详细的记录,把家访过程、双方取得的共识、家访中受到的启发以及存在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根据学生在校的学习、行为表现,结合家访中发现的问题,对学生重新分析评价,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转化策略。

实践证明,家访既能使家长了解到孩子的在校表现和学校对孩子的要求,又能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家庭状况以及在家的表现。只有通过家访,教师才能发现一些隐性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继而对症下药,转化“问题学生”,最终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

作者:尹秀娟 刘淑芳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从“不敢触碰”到“主动创造”——一堂中职优质课的破局之路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09-03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区域阅读工程如何打造新样态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

09-04 09: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以“三学”为核心枢纽,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尝试

在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学校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创新重要的发力点。

09-04 09: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