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戒不可随意 有章法才有效
发布时间:2020-08-06 10:13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作者:鞠锋 A+A-
-分享-

“不怕孩子学习差,就怕孩子放暑假”,这句在父母圈子里流行的戏言,几乎天天都在很多家庭重演。有朋友向我诉苦,说孩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可是“打一顿也规矩不了多久,有时候还不到10分钟,总不能一天打几顿吧!”

低频次的棍棒惩戒或许能获得短时间的安宁,但长时间、高频次并不管用。

父母误解了惩戒教育的目的。惩戒的目的是让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让孩子认识错误要告知孩子错在哪儿,也可以通过惩戒让孩子在脑海中构建“警戒反射”,一旦再遇到类似的情况,脑海中产生条件反射,不再出现同样的言谈举止。而很多父母把惩戒变成了恐吓,孩子是在棍棒的恐吓下害怕而暂时安静了、规矩了。但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孩子就摸索出了对付父母的办法。

父母误解了惩戒教育的方式。棍棒是暴力,不是惩戒。即使打屁股和手心也应慎用,打多了,孩子只会记得身体上的痛而产生情绪对抗。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更应该少打甚至不打。惩戒的方式,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以抵消孩子的情绪抵触,让孩子在惩戒中体验到错误的代价而不是害怕和愤怒。

父母误解了惩戒教育的场所。很多父母惩戒孩子时随心所欲,不管什么场合,心烦起来就是一顿痛揍。在外面,周围的人就很尴尬,不忍看着孩子被打得龇牙咧嘴,想拉劝又觉得熊孩子太闹腾应该管教;在家里,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也左右为难。因此惩戒孩子一定要选择私密空间,让惩戒不受干扰,更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

教育惩戒是必要的,但要有章有法。

订立规矩,事先约法三章。与其每一次在孩子犯错后苦口婆心地解析错在哪儿,不如先将孩子近期容易犯又必须改的错罗列一下,约孩子一起坐下来订立规矩,和孩子协商犯错后的惩戒方式。不妨多商定几种,可以多选择一些孩子的弱势项目,若孩子运动功能不强,可以将跳绳列为惩戒方式。当然,如果孩子经过几次驾轻就熟的话,应及时商量增加惩戒难度,比如一开始孩子一分钟跳绳60下很难,但几次下来已经很轻松了,就可以增加到一分钟80下。

依章办事,决不随便妥协。孩子犯错时,不能因为父母心情好就不惩戒,更不能因为父母心情不好就加倍惩戒。只有父母严格执行规矩,孩子才会拿规矩当回事。孩子其实非常聪明,他们是在不断地试探父母的底线,父母当了真,孩子才不会无所顾忌。

给予温暖,事半却能功倍。任何一种惩戒方式,都会给孩子带来伤害与不适。此时孩子会认识到错误,更会有一种无助感,特别需要父母给予温暖。惩戒后最好能拥抱孩子,告诉孩子你仍然爱他。千万不能对孩子不闻不问、不管不顾,任凭孩子独自“舔伤”,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怨恨感,惩戒也就变了味。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城北小学)


作者:鞠锋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涛声里的“最后一课”

张军桥在异国他乡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课”,在滔滔浪涛间架起了一座跨越国界、穿透时空的精神丰碑。

08-04 10:52“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建设创新型职业院校 培育担当时代重任的“新职人”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密相连。“新职人”可以简单理解为从事新兴职业的人,他们服 ...

08-04 15: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地域文化有机融入乡村体育

体育,是学生生命力的外在体现;文化,是地方精神的内核载体。在笔者任教的巨野县乡镇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着课程资源匮乏、学生参 ...

08-05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