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论文“硬杠杠”是研究生教育创新之举
发布时间:2020-08-10 09:24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肖罗 A+A-
-分享-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公布多项研究生教育改革措施。其中,在规范博士生和学硕生科研训练、专硕生实践训练等方面,设置多元化学术评价指标体系,取消硕士生发表学术论文与学位资格挂钩陈规等举措,引发众多关注。

  研究生究竟要不要发论文,这是一个讨论多年的老问题。老问题重新被关注,不是老调重弹,而是形势所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飞速发展。2000年全国录取研究生总数为10.3万,而根据前不久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消息,2019年,我国在学研究生数量达到300万,2020年的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110万人。

  数量的急剧增加,带来的是研究生教育领域、地域的不断扩大和研究生培养类别的增多。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主要向国家战略和民生领域急需的相关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倾斜,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此外,专硕近年来以更大的加速度扩招,专硕被认为小众、“低人一等”的态势已然逆转,成为更多人的选择。2017年以来,专硕报考占比首次超过学硕,并且持续增长。特别是在重点大学,适度压缩学术型硕士规模,扩大专业硕士规模,已经逐渐成为趋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研究生评价机制也必然发生转变,研究生发表论文才能毕业拿到学位的陈规,显然已经不适应各类尤其是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向。一般而言,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学术卓越,而专业学位研究生要以服务国家、社会需求为方向。显然,发表论文,很难说是服务国家、社会需求的最好或唯一方式。

  也因此,前不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中国传媒大学破除论文与学位挂钩的陈规,并推行建立多元立体的导师评价标准体系,正是研究生教育分层分类培养的必然举措。

  当然,研究生免发论文,绝不意味着不再重视学术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在研究生培养改革中,推行分等级的基本文献阅读制度,要求学硕生参加论文写作训练计划,设立“学术写作”必修课,对于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发表予以奖励,规范学位论文工作要求,强化论文过程评价,明确学硕生学位论文答辩时间不少于1小时等,都是在分层分类思想指导下,坚持底线要求,以奖励代替“一刀切”规定,为学生赋能,真正提高论文水平和学术质量的切实举措。

  在当前和今后的研究生培养中,要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注重分类培养、开放合作,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更需要针对不同学位类型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大胆改革陈规,创新体制机制,引导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肖罗

编辑:周玉森 周添琪(实习)

相关阅读

涛声里的“最后一课”

张军桥在异国他乡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课”,在滔滔浪涛间架起了一座跨越国界、穿透时空的精神丰碑。

08-04 10:52“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建设创新型职业院校 培育担当时代重任的“新职人”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密相连。“新职人”可以简单理解为从事新兴职业的人,他们服 ...

08-04 15: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地域文化有机融入乡村体育

体育,是学生生命力的外在体现;文化,是地方精神的内核载体。在笔者任教的巨野县乡镇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着课程资源匮乏、学生参 ...

08-05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