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失利不失志鼓励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0-08-12 09:20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冯永平 A+A-
-分享-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榜上有名者,喜笑颜开,亲戚朋友奔走相告,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大家把鲜花、掌声和溢美之词奉送给了他们。榜上有名者可喜可贺,但高考失利的考生,也同样应该得到关心、关注和鼓励。高考结束,学子们的人生之路远未结束,甚而是刚刚开始。可惜的是,今天的媒体无比发达,可是听到的大都是对高考成功者的颂扬溢美之声,喧闹声中似乎缺少了一点儿味道。

我们承认高考确实很重要,它承载年轻学子们一个个亮丽的青春梦想,也是选择人生和改变命运的重要节点。但一场考试决定不了一生。所以,高考失利也不必气馁,不必自暴自弃,更不应该受到家人邻居甚至社会的白眼和嘲讽。他们也为理想努力过,为前程奋斗过,低落时刻,更需要来自亲人、朋友、老师,熟悉的、陌生的那一声声助威鼓劲儿的呐喊。

今天的社会,对人才的评价体系日益多元化,虽天降百工,行行出状元,但是对人的德行、才气、志向、品行的要求,自古至今,须臾不可或缺。升入高校继续深造,自然是一条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的道路。走上社会,只要其心不灭,其志不已,勤能补拙,即使前路可能崎岖,抑或坎坷,也仍然可以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当人们把鲜花和掌声,各种溢美褒扬之词献给高考成功者时,别忘了名落孙山的那些学子,请把掌声、鼓励、鲜花分一半给他们。人固喜锦上添花,更渴望能有人雪中送炭。

所以说,名落孙山不代表失败,落榜考生需要在更多的考场继续努力奋斗,等待他们的是更广阔的空间、更广阔的考场。有一句歌唱得好:“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以此,送给落榜不失志的莘莘学子,以及他们的家人、朋友。

(作者系浙江省妇女干部学校家庭教育编辑部副编审)

作者:冯永平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涛声里的“最后一课”

张军桥在异国他乡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课”,在滔滔浪涛间架起了一座跨越国界、穿透时空的精神丰碑。

08-04 10:52“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建设创新型职业院校 培育担当时代重任的“新职人”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密相连。“新职人”可以简单理解为从事新兴职业的人,他们服 ...

08-04 15: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地域文化有机融入乡村体育

体育,是学生生命力的外在体现;文化,是地方精神的内核载体。在笔者任教的巨野县乡镇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着课程资源匮乏、学生参 ...

08-05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