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术共同体发挥匡正科研风气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0-08-20 10:43 来源:《中国青年报》 A+A-
-分享-

日前,科技部正式发布19号令《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与2006年科技部颁布的《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相比,19号令覆盖更全面,适用的违规主体从以往各类文件中的以科研人员为主,扩展到了科技活动各环节的参与主体,包括第三方机构人员;界定更加清晰,违规行为详细列出了几十条,比如针对咨询评审专家的“打招呼”“走关系”请托等;处理措施更加明确,从约谈到取消资格分成十类……

如此细致入微的规定,引发了科研圈中两极分化的热议:有人拍手叫好,认为违规问题有章可循,该规定将成为学术不端的“解毒剂”;有人却觉得是扬汤止沸,只是相关表象的“止痛药”,对其最终落地并不看好。

对这个情况,一定要辩证地看待。

由于媒体特别是自媒体传播速度、渗透力的增强,现在很多人仅仅通过一些报道就认为科研圈、学术圈里乱得很,这很大程度上是传播的集中放大效应所造成的。其实,我国绝大部分的科研人员,都是在兢兢业业搞科研。从整体上看,无论是科研实力还是科研成就,都一直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科研管理水平也在同步提升。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科研不端的现象,但这与经济腾飞各行各业弥漫的浮躁心态有关,与科研经费的大量投入有关,与近年来大幅度增加的科研人员数量有关。当前科研不端行为的数量,虽然没有精确统计,但如果与早年相比,绝对数量可能增加不少,但是相对比例估计不会增加太多。

可以说,科技部出台这样一个文件,即便有些措施暂时不能落实,但至少能起到警醒的作用。

实际上,当前科技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我们时间积累不够。中国真正意义上全面重视科研,大规模地开展科研活动是改革开放以后,满打满算不过40余年,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解决问题还是要靠发展,靠改革。任何合理的管理制度都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完善的。

为了使管理措施更适应科研活动,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科研管理,到底应该是目标管理还是过程管理?

科研活动与工业生产截然不同,科研管理要给科研人员足够的自由度,要宽容失败。不是每项科学研究都必然成功,试图按照计划方式获得科研结果,很容易导致学术不端。要改变这种现象,就不能用从工业模式下抽象出来的过程管理来管理科研活动。

用纯行政的思路来解决科研、学术的问题,相对困难,有时候看起来是个制度问题,其实是个引导和缺位的问题(当然制度至关重要,但制度不能包治百病)。我认为,想要真正提升科研道德水平,实现学术风气的清明,除了基本的法律条文和政府规定之外,关键还是要发挥学术共同体同行评议、同行监督的力量,因为科研的真伪只有同行才明白,甚至连同行有时候都会犯错。

同行有时都闹不清楚,普通大众那就更只能听风就是雨了。这使得基础研究处于非常苛刻和急功近利的氛围,因此才要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的作用。很多时候,发生学术不端的争议以后,学术共同体都是缺位、沉默不语的,大家都不愿意得罪人,也不愿意承担责任,都等着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行政部门按照行政思路来处理,不符合科研尤其是基础科研的实际情况。

由于许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短期内难以验证,其价值判断还是要靠同行评议,让学术问题回归学术。相关部门如果要进行处理,也应该在同行评议的基础上酌情处理。

总之,大思路应该是,对违法者一定要依法追究,减少外界包括行政部门对于科研人员的干扰,以学术共同体为主协调科研内部事务。这样才能拓宽科学创新的边界,科技发展之路也会越来越顺。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新生宿舍,为何异性家长止步?

宿舍管理是新生接触高校教育的“第一堂课”,其背后的理念与温度,直接影响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初始印象。

09-01 08:57“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历史不仅仅需要被铭记,更需要以生动而深刻的方式传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我 ...

09-01 09:2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伟大抗战精神滋养时代新人

当青春校园沐浴和平阳光,当琅琅书声取代昔日炮火,我们尤需在历史的回响中凝望,让那段血火淬炼的伟大抗战精神,如甘泉般滋养新 ...

09-02 08:44山东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