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开直升机进校园已经“超纲”了
发布时间:2019-05-14 09:47 来源:齐鲁晚报 A+A-
-分享-

近日,有网友爆料,在北京某小学的科技节上,一学生家长,因为其孩子的科技节课题是直升机原理,在科技节当天亲自将直升机开到校园内展示,其孩子也因此获了奖。当事家长介绍,把直升机开到学校并非个人行为,是应校方的邀请配合完成科技节活动,性质是完全公益的。而且活动前一天,就已经完成了航线和准飞的申请。

对于此事,舆论争论不断。很多人的质疑,未必就是“玻璃心”,更多针对的还是家长开直升机这一行为,会不会给自家孩子和其他孩子带来成长干扰。至于说是不是炫富,符不符合规定,反倒成了细枝末节。

据了解,事件发生在5月10日,当天恰好为北京市海淀区枫丹实验小学的科技节活动日。学校举办这样的活动,当然是有意义的。很多家长即便有些抱怨还是主动参与了进来,但常见的参与,一般都是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完成一个“手工”。而像这位家长一样,直接“上实物”,且是飞机这种“大块头”,还很少见。

单从活动效果来讲,可谓非常理想。可是,教育从来都是一个整体,评价一种教育实践,得看整体效果。很多人的担心正在于这里,讲直升机原理,连直升机都能开进来;那么讲汽车原理时,操场怕是要成了豪车的停车场。无论一些家长是否有心,在事实上都用财富构筑起了一道防线,并对家长和孩子进行了筛选。如果此风蔓延开来,一般家长和孩子,连参与活动的资格都会被无形剥夺。最让人担心的是,这将会在孩子心中埋下不平等的种子。

不必讳言,当下教育在很多方面都遇到了“超纲”现象,不少问题都是以前没有出现过的,按照老套路也无法解决很多新问题。当然,“超纲”并不完全都是坏事,有些“超纲”还是好事。但不管如何,教育还是要“一切为了孩子”出发,要尊重教育规律、成长规律,不能任由一些社会现象干扰孩子成长。

就此事而言,草木皆兵的“琉璃心”不必,完全无视的“弹簧心”也不可取,更值得探讨的是,如何留下好的一面,减少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现在,直升机进校园的活动已经结束了,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很有可能成为孩子们谈论的话题。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思考,这件事会不会出现副作用?比如说,那个处于焦点的孩子,会不会因此产生虚荣心?而一些家庭条件一般的孩子,会不会因此失落,埋下不平等种子?如果老师和家长重视问题,拿出办法,是能够避免副作用的。

其实,此事也是一个契机,通过成年人的引导,让孩子们学会思考社会,学会正确面对一些沉重的现实。其实,很多人都矛盾,一方面想让孩子看到社会的一些真实,另一方面又担心这些真实会对孩子造成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直升机进校园”事件对当前的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深度挖潜为毕业生就业护航

近期,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多部门联合推出了多项就业政策创新,如将一次性扩岗补助对象由企业拓展到社会组织, ...

07-09 11:16中国教育报

高考不是青春的“片尾曲”

高考不是青春的“片尾曲”,而是人生崭新篇章的“片头曲”。

07-09 16:35“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大学宿舍,如何安放个性与集体?

宿舍关系的真谛,不在于消除差异,而在于学会在差异中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07-09 16:29“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