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长效机制
发布时间:2020-10-09 09:18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杨程 A+A-
-分享-

以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为标志,两年多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正式部署开展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在治理行动中,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时至今日,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方面,政策制度体系从“基本空白”到“逐渐健全”。国家建立健全了包括法律、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在内的政策制度体系。另一方面,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从“乱象丛生”到“逐渐规范”。治理之前,一些培训机构通过夸大事实、虚假宣传等手段干扰正常招生秩序,存在强化应试、机械刷题、超前超标培训等不规范现象。治理过程中,政府集中处理了一大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整个校外培训市场日益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可以说,校外培训治理是一项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从发展失范到治理取得成效,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使校外培训更规范、更长远地发展,我们仍需进一步关注长效机制的构建,切实把校外培训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减轻学生学业压力,减轻家长经济负担。

构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长效机制,需要做到依法治理,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始于政策,长效机制构建依然要依靠政策。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涉及校外培训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加紧《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修订出台,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提供更加明确的指导细则。另一方面,推动地方政策法规中更具操作性行为准则的出台,如广东编写了《广东省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广东省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筹设审批办证资料建议文本》等,有效减轻了群众办证难度和基层审查工作量。

构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长效机制,需要做到源头治理,治外更要治内。校外培训机构之所以如此火热,是因为培训机构能够找到家长和学生的痛点,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并尽可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基于此,我们要抓住学校教育的源头,切实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课后服务能力。加快建立健全中小学课后服务体制机制,有序推进课后服务工作,切实发挥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减少中小学生对校外培训的依赖。

构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长效机制,需要做到重点治理,加强对线上培训的监管。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的发展,不仅为线上培训带来了新技术,而且引入了互联网思维及大量资本,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自主选择的机会。但是,校外线上培训存在“线下减负、线上增负”、资本大量涌入导致盲目投机行为盛行、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等失范问题。构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长效机制,仍需加强对线上培训的监管。

构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长效机制,需要做到综合治理,教育改革要全链条同步推进。长效机制的构建离不开政府、市场、学校和家庭任何一个主体,需要处理好四者之间的关系。因为政府和市场都会有“失灵”的情况,长效机制的构建既不能完全交由市场来解决,也不能完全依靠政府行政的力量,还要积极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作用。一方面,学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回归教育的本质,让学生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家长要认识到校外培训机构的疯狂发展与每个参加校外培训的家庭都息息相关,因此家长要回归理性,学会辨别,转变消费观念,做到不盲从、不跟风,为孩子选择适合的培训,因为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杨程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涛声里的“最后一课”

张军桥在异国他乡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课”,在滔滔浪涛间架起了一座跨越国界、穿透时空的精神丰碑。

08-04 10:52“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建设创新型职业院校 培育担当时代重任的“新职人”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密相连。“新职人”可以简单理解为从事新兴职业的人,他们服 ...

08-04 15: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地域文化有机融入乡村体育

体育,是学生生命力的外在体现;文化,是地方精神的内核载体。在笔者任教的巨野县乡镇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着课程资源匮乏、学生参 ...

08-05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