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证热”是时候降温了
发布时间:2021-04-01 11:18 来源:南方日报 A+A-
-分享-

“大一新生刚入学就报名多个证书考试”“厌倦销售工作的打工人考下护士职业资格证”……据报道,“考证热”高烧不退,不少年轻人将大量时间与精力投入到考证中,他们“广撒网”,教师资格证、计算机等级证书、会计证等无一不在考取范围内。

  “考证热”为哪般?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其一,满足职场需求。不同行业存在一定门槛,比如从事律师职业需要具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为了拥有进入某种行业的通行证,考证在所难免;其二,展现竞争优势。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一些人视证书为能力的象征,认为“证书越多,能力越强”,以期在就业市场中拥有更多选择权;其三,深受培训机构的影响。“月入7000元不如考消防证,一个人养全家”,在精准推送的营销广告下,部分人抱着“试一试”的侥幸心态投入到考证大军中。

  考证无原罪,这是需要明确的一点。任何证书的考取都需要一定的付出,这种付出表现为时间、精力或者金钱。只有勤勤恳恳地备考,顺利取得证书才有可能,挥洒汗水的过程正是人们追求上进的重要体现。此外,长时间备考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丰富人们的知识储备,开阔视野,享受学习进步带来的喜悦。

  但问题是,当这一现象演变为“考证热”时,就有必要反思是不是过了头?现实生活中,人们紧盯各类证书的“含金量”,培训机构更是大力鼓吹考证的必要性,趋之若鹜奔赴考证现场成为一种社会常态。以教师资格证为例,2016年全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为260万,到2019年数字攀升至900万,很难相信这些报名者都有志投身到教书育人的职业中。“考证热”的背后,是人们的焦虑心态。

  就业压力是“考证热”的主要推手。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不少人抱有这样的观念:多一张证书就意味着多一份胜算。为了缓解就业焦虑,越来越多的人轻视所学专业,盲目投入到考证队伍中。可事实当真如此吗?恐怕他们忽视了一个重要前提,即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社会实践才是求职第一要素。与各式各样的证书相比,企业更关注求职者与工作岗位的适配性。照此看,考证一族与其把精力放在证书上,不如练好专业基本功,提升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此外,拥有证书并不必然意味着具有相应的技能,毕竟,理论与实践之间还有一定距离。当功利性的目的成为“考证热”的动因时,证书所代表的实际效用也会大打折扣。

  “考证热”的高烧,是时候该降温了。(静 子)


编辑:曲珈熠

相关阅读

回眸十四五·聚力再出发|以立德树人新成效夯实教育强省建设根基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掀开了总结“十四五”成就、谋划“十五五”蓝图的崭新篇章。

11-03 10:59《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以远程研修赋能特岗教师专业成长

自2006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启动以来,一批批高校毕业生用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号召 ...

11-05 16:47《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青少年学子的心灵氤氲文化芳香

前不久,山东教育社举办了《山东教育》创刊暨山东教育社建社80周年专题研讨活动,与会人员来到了莒南县大店镇中心小学参观考察 ...

11-06 08:47《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