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教师性别失衡,不应该只在招聘上做文章
发布时间:2021-06-01 10:56 来源:光明网 A+A-
-分享-

据媒体近日报道,某市高新区教师招聘对同一岗位分性别录取,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应聘者仅考了4分就进入了复审,一时引发社会关注。

对此,该市高新区工作人员回应称,对同一岗位男女分开招聘是因为目前小学教育中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提高男性教师的比例有助于改善部分学生不够阳刚等情况。至于被质疑的入围者,目前只是复审阶段,之后还有试教、面试等环节,若试教不超过80分将被淘汰。由此可知,分性别招聘正是为了增加入围复试的男生数量,由于报考男生较少且成绩不佳,因此出现了4分进入复审的情况。

当地教育部门分性别招聘,也有自己的苦衷。从教育管理者和学校办学者的角度来看,如果女教师远远多于男教师,甚至新招聘的教师几乎全部是女教师,会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产生重大影响。一些需要男教师参与的教学活动,将因缺乏男教师而无法开展,教师男女比例失衡,也会影响对学生个性、人格的培养。不少学校也反映,近年来前来应聘教师岗位的求职者中,男性只有十之二三,若不采取分性别招聘的方式,应聘成功者可能均是女性。

分性别招聘,确是提高男性教师比例的必要措施之一,但仍难以消除舆论的质疑,比如是否涉嫌歧视女性等。笔者认为,分男女招聘只能是权宜之计,效果也未必理想。若不提高教师职业对男性的吸引力,在原有的报考群体中分男女投放招聘计划,只是降低招聘男教师的标准,或不利于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解决教师男女比例严重失衡这一问题,不能只在招聘手段上做文章,还需整体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教师权利,以此提高教师职业对优秀人才,包括对男性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教师男女比例失衡,也是一个国际性问题。据报道,在经合组织(OECD)成员经济体中,平均女教师比例由2005年的61%提高到了2014年的68%。在中国,这一问题表现得也很突出。据官方统计数据,2010年,中国中小学专任教师中,女教师比例在高中、初中和小学阶段分别为47.66%、49.48%、57.95%,10年后,这3个数字分别增长为54.73%、53.2%、69.98%。学前教育阶段更夸张,女教师比例近10年始终维持在接近98%的高位,换句话说,学前教育的男教师占比一直保持在2%左右。

遏制教师性别比例进一步失衡,改善教师队伍的性别结构,应在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方面下功夫。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的待遇逐步提高,2020年,在教师法的规范和引导下,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得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规定已落地。

影响优秀人才选择教师职业的因素,除薪酬待遇外,还有工作环境、工作压力、职业稳定性、事业发展空间等。相对来说,教师职业的稳定性对女性有更大的吸引力,而男性对此的要求则没那么高。调查显示,我国教师普遍认为工作压力大,其中一部分是非教学压力。因此,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需要进一步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落实教师的教育教学自主权,为教师创造实现教育理想的发展环境。


编辑:曲珈熠

相关阅读

小饼如嚼月,最抚学子心

10月6日这一天,是中秋节,也在国庆假期,两节上演“喜相逢”。当中秋的月明遇上国庆欢腾,今年的十一必定是阖家欢乐,举国同 ...

10-05 10:33山东教育新闻网

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 培育新时代齐鲁“大先生”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10-09 10: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三策”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 ...

10-10 10:4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