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教师违规兼职取酬就该零容忍
发布时间:2021-07-08 14:44 来源:中国教育报 A+A-
-分享-

  日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中小学在职教师在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兼职取酬问题的通报》,称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过程中,市教委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执法检查,发现5名中小学在职教师在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兼职取酬,涉事的5名教师均被给予警告处分,且调离教学岗位。
  从通报的违规兼职取酬情况来看,种类还不少,有将教师资格证借给配偶参与校外培训的,也有给校外培训机构发放传单招生的,当然也少不了直接违规参与有偿补课的。但这几名教师均无一例外被给予警告处分,且调离了教学岗位,这样的零容忍态度传递出鲜明有力的信号,对于整治在职教师在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兼职取酬以及规范校外培训的管理,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威慑作用。
  这则通报发布的时间节点颇为巧妙,当下正值暑假,而这也是一年之中校外培训最火爆的时候,一些在职教师正打算利用这段假期挣笔不菲的收入。此时,发布一则处罚颇重的通报,无论是对意图违规兼职取酬的在职教师抑或对企图借在职教师之名来扩大招生的校外培训机构,都不啻为当头一棒。
  在职教师严禁在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兼职取酬,是教育管理部门三令五申、反复强调的红线,可面对明令禁止依然有个别教师我行我素,这一方面是出于参与校外补课的高收益,另一方面则是有些地方监管不严,这就让一些在职教师有了侥幸心理。
  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的种种乱象,各地都在严格治理,广大教师其实也当积极配合,可如果不仅坐视不理反而成为推波助澜的帮凶,那显然有违为人师表的基本底线。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取酬,确实可能来钱快,甚至可能比正当的薪酬还要高出不少。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既有违师德又明显违规,显然是不可取的,也不该被容忍。不少教师甚至因此丢掉了饭碗,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暑假期间教师并非无事可干,当前不少地区中小学都推出了托管服务,根据学生需要组织孩子在学校集中开展学习、文体活动等。此举大大释放了家长暑假带娃的压力,但要想取得良好效果自然离不开广大在职教师的大力支持与倾力付出。参与托管服务的补贴自然比不上校外补课的高收入,但这恰恰是教师奉献精神与担当的体现,也是为人师表的有力践行。
  当然,对于广大教师的实际困难,也需要有周密安排。压力较大、工作时间较长、待遇不高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尽管这些都不是他们在校外兼职取酬的借口,但改善提高教师待遇,让他们更有获得感与职业尊严,也是防止在职教师向校外培训机构暗送秋波的治本之策。(作者:夏熊飞) 

编辑:孙悦琛

相关阅读

小饼如嚼月,最抚学子心

10月6日这一天,是中秋节,也在国庆假期,两节上演“喜相逢”。当中秋的月明遇上国庆欢腾,今年的十一必定是阖家欢乐,举国同 ...

10-05 10:33山东教育新闻网

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 培育新时代齐鲁“大先生”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10-09 10: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三策”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 ...

10-10 10:4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