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付费实习乱象保障学生权益
发布时间:2021-07-14 10:10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作者:孟久儿 A+A-
-分享-

随着暑期来临,很多大学生开始了实习的旅程。据媒体报道,在就业竞争压力之下,有些大学生甚至不惜花费高额费用,只为获取一份亮眼的实习经历。“付费实习”“天价实习”甚至已经成为一条处于灰色地带的产业链,存在损害学生利益的风险。

据调查数据显示,76.29%的大学生认为缺乏实践和工作经验是就业中最令人困扰的事情。实习是大多数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在求职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直接的办法。而近年来被普遍认为是“好工作”的一些互联网“大厂”、投行、券商、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等知名公司的实习机会,则被认为是能够得到“好工作”的敲门砖,成为了备受大学生追捧的实习对象。正是学生们对某些特定公司、特定岗位的实习需求,给了一些中介机构高价“卖”实习岗位的机会。

从媒体报道的相关案例看,不少中介机构将“付费实习”分为“付费内推”“付费课程+就业推荐”“付费刷远程项目”等多种业务类型。这些中介机构根据实习单位、学校专业背景、个人需求等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收费标准,价格在几百元至几万元不等。“天价实习”在网络上发展成了一条明码标价的“灰色产业链”,某些大厂员工甚至依靠“内推”获得灰色收入。总体来看,这些实习既没有让学生真正接触到公司业务,也没有被公司的人事系统记录在案,无法开具真实的实习证明,高价“买”来的实际上是“假”实习。

从表面上看,实习乱象似乎与学生自身的就业焦虑以及选择实习单位的盲目性有关;而从深层次上看,则与一些高校提供的实习机会不充足,就业创业方面的指导不充分,相关部门对提供实习类业务的中介机构监管不严格等密切相关。

对此,笔者认为,高校应切实负起组织实习的责任和义务。实习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高校要根据专业特点和实习内容,确定实习的组织形式,各类实习原则上由学校统一组织,开展集中实习。根据专业特点,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可以允许学生自行选择单位分散实习。对分散实习的学生,要严格实习基地条件、实习内容的审核,加强实习过程指导和管理,确保实习质量。

高校还应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当前大学生在实习选择上一味追捧互联网“大厂”等知名公司,而对自己是否适合这样的职业或岗位缺乏准确判断,存在很大盲目性。高校要通过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既让学生对不同职业有深入了解,又让学生对自身特点有充分认知,真正做到知己知彼,从而避免在实习和就业选择上盲目跟风。

主管部门应加大对相关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规定,严禁委托中介机构或者个人代为组织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高校和实习企业不得违规向学生收取费用。从国家规定看,中介机构开展的“付费实习”是属于行政法规禁止的行为,应当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其加以制止和处罚。由于“付费实习”大多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广告宣传和交易,还需网信办等部门对其进行监控和溯源。

此外,企业也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中介机构打着一些知名企业的旗号,进行“付费实习”的广告宣传,这既是对企业名誉的损害,也是对大学生的一种误导。当发现类似的虚假宣传,企业有责任也有义务出面制止,通过相关渠道发布提示或声明,及时为大学生们敲响警钟,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作者系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博士)

作者:孟久儿

《中国教育报》2021年07月14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论·时评


作者:孟久儿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小饼如嚼月,最抚学子心

10月6日这一天,是中秋节,也在国庆假期,两节上演“喜相逢”。当中秋的月明遇上国庆欢腾,今年的十一必定是阖家欢乐,举国同 ...

10-05 10:33山东教育新闻网

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 培育新时代齐鲁“大先生”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10-09 10: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三策”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 ...

10-10 10:4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