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专业要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1-07-14 10:12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A+A-
-分享-

今年的高考季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天坑专业”。一方面,有些专业被评论者认为过时老旧、学习吃力、含金量低、就业面窄、收入偏低;另一方面,武汉大学邓红兵教授则提出“高等教育不是教我们谋生,而是教我们创造生活”。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是否存在“天坑专业”的讨论好不热闹。

“有坑论”的合理性在于,不同专业前景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局限性在于,即使是被大家普遍不看好的专业里,也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所谓行行出状元;“无坑论”的合理性在于,既然一个专业能够持续招生、持续存在,就说明存在着客观的社会需求。而局限性在于,我们不能假想每个进入该专业的学子将来都去做教授或研究员。对于那些本科毕业即走向谋生择业的年轻人而言,生存发展压力是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笔者认为,专业选择不是一个完全由兴趣主导的自由选择过程,也不是一个完全由社会需要决定的过程,而是智慧、灵活选择的结果。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种种内外在限制性因素。

外在限制性因素包括家境条件、时代变迁、用工市场状况等。第一,在家境条件方面,如果学生毕业后不但需要较早独立谋生,还可能需要反哺父母,那么就需要更多考虑有明确职业指向的专业;如果学生未来的道路上不必急于反哺家庭,甚至还能持续获得家庭的补贴支持,那么就可以延长自己的决策周期,选择一些未来出口多样化的专业,或者选择一些不指向某一固定职业但有利于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专业。第二,在时代变迁方面,不同时代的“好”专业是不断变化的。第三,在用工市场方面,经济高增速时期所有工学类毕业生的就业会容易些,然而低增速时期就不得不考虑在工学类里细分后,有些工程技术领域就业面宽,有些就业面则相对较窄。

内在限制因素包括高考成绩、价值取向、能力结构以及个性特点等。第一,在高考成绩方面,高分学生可选的专业范围更广泛,而低分学生可选的专业范围就不很多,有些专业很少出现在二本招生范围里,那么就不得不考虑一些职业指向清晰的专业。第二,在价值取向方面,更倾向于外在价值追求的学生则可以偏向金融、信息技术等潮流专业,更倾向于内在价值追求(例如个人成长、兴趣满足、自主创新、人际连接、社会贡献)的学生,则有着更广泛的选择空间;第三,在能力结构和个性特点方面,有人胆小,不肯去选择需要动物解剖的专业;有人善于动脑而不擅长动手,更适合理学而非工学;有人善交流,更适合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这些个人偏好都会对专业选择构成限制。

个人的成长环境和成长经验构成了上述限制性因素。但限制性因素并非坏事,因为人生就应该是在种种命运限制条件下,与命运共舞周旋,通过不断的选择来塑造自我的过程。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作者:盖笑松

《中国教育报》2021年07月14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论·时评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小饼如嚼月,最抚学子心

10月6日这一天,是中秋节,也在国庆假期,两节上演“喜相逢”。当中秋的月明遇上国庆欢腾,今年的十一必定是阖家欢乐,举国同 ...

10-05 10:33山东教育新闻网

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 培育新时代齐鲁“大先生”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10-09 10: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三策”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 ...

10-10 10:4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