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教 让惠民教育政策更好落地
发布时间:2021-07-26 09:41 来源:光明日报 A+A-
-分享-

近段时间,很多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延长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放学时间的政策,并且鼓励将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延长至暑假,以此解决家长接孩子难、暑期照看孩子难的问题。课后延时服务方便了家长,体现了教育系统的担当。在教师工作时间延长、负担加重的情况下,教育主管部门提出计划实施教师弹性上下班,是为教师减负之举。

  教师是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职业,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使解决课后服务这一社会问题更多的是从家长的立场出发,但从这一政策引发的社会反响看,民众对教师利益保障也同样予以了关注。显然,尊师重教已成为人们审视相关政策的重要角度。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是中小学教师群体充满热忱地面对学生,让每天的教育教学充满活力和生命张力的动力之源。

  中小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异常辛苦。一般来说,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大多规定老师都要比学生早到校,比学生晚离校。中小学教师通常最迟要早晨7点半到校——实际上更多教师要早于这个时间到校,如果放学时间延长到晚6点,那么教师一天的工作时间将长达十多个小时,这还不算住宿制学校教师晚上需要承担的工作。加之老师还需备课、教研、批改作业、处理学生特殊问题等,老师工作的时间往往早已超过8小时。北京市教委拟实施教师弹性上下班无疑是看到了教师的这种工作现状,但实际上,许多中小学受制于有限的资源,因此弹性也有限。

  教师的职业特点在于其工作的对象是人,因而“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事业”。在教育过程中,“唤醒”是一项创造性极强的复杂劳动。教师需要努力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了解他们各自的诉求,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价值,成为最好的自己。这种通过教育实现的终极关怀,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而这也同样需要时间。如果中小学教师每天十多个小时连轴转,那么,不仅休息时间很难“达标”,其健康状况和创造力也往往会受到影响。

  “点亮自己,照亮别人”“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教师一生的真实写照,这当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再真实不过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付出。教师的付出,不仅是他们自己的付出,也意味着他们的家庭的付出。也只有教师的合理需求被关照时,教师才可能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去感染孩子、影响学生,教师以及教育事业才能后继有人。

  提升课后服务的质量既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实施中小学教师弹性工作制,也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问题。推行惠民教育政策,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就要找到两者适当的结合点和平衡点,这样才能让相关政策更好落地,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作者:何辉,系一线教师)


编辑:曲珈熠

相关阅读

小饼如嚼月,最抚学子心

10月6日这一天,是中秋节,也在国庆假期,两节上演“喜相逢”。当中秋的月明遇上国庆欢腾,今年的十一必定是阖家欢乐,举国同 ...

10-05 10:33山东教育新闻网

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 培育新时代齐鲁“大先生”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10-09 10: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三策”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 ...

10-10 10:4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