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农村和城区从师资到课程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学校位置的不同,减少了城乡差距。”一年前,荣成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志刚曾自豪地说:“荣成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优质均衡。”
果不其然。一年后,在教育部公布的首批56个“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中,荣成市榜上有名。
而像荣成一样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的,山东还有8个县(市、区)。
城乡学校这样齐步走
2020年起,鞠文玲成为荣成市蜊江小学和寻山完小的“双料校长”。前者是一所发展不错的城区学校,后者是一所生源流失严重的农村学校。在两校间的教师交流轮岗过程中,这位校长亲眼见证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带来的积极影响。
“当时教育局的政策是两所学校师资可以交流,目的是把后者带起来。”鞠文玲介绍,在任职的第一年就确保了学科组长到对方学校交流。
荣成市蜊江小学的课堂上
改变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
“交流过程中,城区学校老师也有危机感。农村教师也有他们不具备的优点;另一方面,农村老师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后,会更加努力工作。”鞠文玲说,这样,就让城区学校老师在农村学校发挥出经验丰富,视野开阔,对于新课标、新课改理念超前的优势。
相对应地,农村学校老师来入城后,也将自己能吃苦、克服困难的精神意志发挥出来,这种“互补”模式推动了两所学校的共同进步。
教师交流轮岗的初衷是让老师动起来,最终受益的是学生。鞠文玲还记得,2020年刚到寻山完小的时候,她习惯性地微笑问好,但并没得到预想中孩子们的回应,“他们都把头缩了下去”。
原来,学校里大多数学生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父母忙于工作对孩子关注较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鞠文玲和交流教师团队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于是一套关于自信培养的校本课程诞生了,并通过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仅半年时间,鞠文玲发现,学生们的自信心就有了显著提升,变得落落大方,眼睛里也有光了。
荣成市寻山完小课后服务课堂
轮岗竞聘激发教学活力
蜊江小学和寻山完小的联动是荣成乃至威海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1994年起,我们就进行了学校间教师相互流动的探索。现在来看,城乡教师间的交流互动已经成了常态。”刘志刚介绍说,从2015年开始,荣成就启动了城乡教师交流轮岗,让城区和乡村学校的资源共享、教研活动与教学进度同步进行。
这意味着,城乡学校之间的区别只在于所处学校位置的不同。
截至2022年底,荣成的5789名教师之中,有10%至20%符合条件的老师参与了轮岗交流。面对如此规模的教师轮岗,如何保证这种“大循环”持续焕发活力,真正激活城乡学校的一池春水呢?
刘志刚进一步介绍,在荣成,教师在同一所学校工作满八年就必须轮岗;对乡镇新入职教师,毕业后三年内都要到城区学校顶岗锻炼,以便迅速提升业务水平;学校中层干部在同一岗位满六年就必须交流;评选出来的农村特级教师要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助力农村学校发展。
“硬性规定还要柔性落地。”刘志刚表示,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交流轮岗,他们在待遇和制度上都给予了充分的保障,使得“人人抢活干、人人有活干”成了荣成教育的新常态,展现出了旺盛生命力和蓬勃发展力。
据了解,荣成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教师成长学院。
“成立教师成长学院基于两点考虑,一是最近几年各种培训特别多,重复性和碎片化问题相对严重,老师们疲于应付,培训效果并不好;二是交流轮岗之前,老师们要参与全员竞聘,落聘老师也不是一刀切,需要进行师德和业务方面的培训。”刘志刚透露。
交流轮岗期间,有些老师因为专业不符,有些因为工作态度、业务水平不合格,经过投票或评议,落聘者就要到其他学校重新竞聘。再次竞聘失败,我们会先给老师定一个实习岗跟学,并对其进行师德和业务培训。
“经过培训,教师的工作态度会有明显的转变,业务水平也能在一年内得到显著提升。因此,教师成长学院起到了引领先进、促进后进的作用。”
高标准的优质均衡
荣成市能通过国家评估认定,还来自于当地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刘志刚透露:“市委、市政府投入30个亿把所有学校改造了一遍,这种魄力不是每一个县市区都能做到的,荣成确实是把教育放到了优先发展的位置。”
而放眼到整个威海市,除了荣成市之外,环翠区、文登区、乳山市同样通过了国家首批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
这是继2013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满堂红”后,2024年成为全国唯一所辖行政区市全部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国家评估认定的地级市,实现了义务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的跨越。
4月18日,在全国教育督导工作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推进会上,威海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发言称,近十年来威海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50所,占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75%,是全省唯一实现中小学标准班额教学100%的城市。义务教育巩固率、入学率连续十年保持100%。
“我们还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推行同学段学区制、跨学段协作制、学校联盟等集团化办学模式,探索结对成效与学校整体考核捆绑评价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建共享。”威海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称,“城乡学校、优质及薄弱学校结对覆盖率100%,高于省定标准40个百分点。”
威海市的环翠区、文登区、荣成市、乳山市也代表了山东9个首批通过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县(市、区)的显著成果,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的,还有济南市平阴县,青岛市李沧区,潍坊市寒亭区、滨海区,昌邑市。
5月13日,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推进暨教育督导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指出,要以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为抓手,努力提升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把准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着眼均衡,科学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要配齐培优,深化“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建强师资第一资源;要注重质量,巩固深化“双减”成果,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要确保公平,强化特殊群体关心关爱水平。
来源:“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sdjyxcgzh@163.com
作者:巩悦悦
编辑:袁琳
审核:周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