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社会事务进校园“入口关”
发布时间:2024-11-27 11: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A+A-
-分享-

  核心观点:

  ■非必要社会事务进校园屡禁不止,是形式主义作祟

  ■确保“白名单”制度等举措真正发挥作用,还需各方共同努力

  据央广网近日报道,今年5月起,江西宜春列出《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十五不得”》和《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明确要求未列入“白名单”的社会事务进校园,必须经过当地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审核同意。据教育部门初步统计,截至10月,进校园的社会事务减少了九成以上。另据报道,今年5月,上海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启动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市级和区级联动,全面排查社会事务进校园现状并开展专项整治。建立社会事务进校园审批报备制度和长效管理机制,遏制社会事务随意进入校园及其存在的形式主义现象。

  事实上,点赞投票、答题拍照、检查评比、创建活动、商业广告、交通执勤……近年来,一些地方社会事务乱进校园现象让学校和师生应接不暇。学校领导和教师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应付这些与教学无关的事务,学生也难以专注于学习。据媒体调查,某地方的学校教师反映,社会事务最多时,一上午有两个半小时是花在拍照、扫大街等与教学无关的任务上。湖南省临湘市人大教科文卫委的调查显示,近年来当地共有27项非教育教学事务进校园,内容包括各种APP下载、“小手牵大手”活动、网上学习、表格填写等。

  非必要社会事务进校园屡禁不止,是形式主义作祟,也折射出一些基层单位部门权力运行边界不清,将一些不属于学校事务的任务压给了学校和师生。为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今年4月,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开展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专项整治工作作出部署,要求集中整治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和工作随意进入校园情况,以及社会事务进校园过程中重留痕轻实效的形式主义,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今年8月,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相关发布会上明确表示,要制定准入标准,凡是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宣传不良价值导向以及含有商业行为的活动一律不得进入校园。江西宜春采取建立“白名单”制度等举措,让社会事务进校园有章可循,能够让学校避免被过多的社会事务干扰,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有了明确的“十五不得”和“白名单”,学校可以更加专注于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同时,也能减轻教师工作负担,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教研。另外,还能让学生免受不必要的干扰,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清朗的学习环境。

  学校连接千家万户,涉及校园的问题就不是小事情。严控社会事务进校园,确保“白名单”制度等举措能够真正发挥作用,还需各方共同努力。政府相关部门应遏制权力部门对校园事务的过度干预,防止校园负担反弹回潮。教育部门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监管,严格按照规定审核社会事务进校园的申请,对违规行为要严肃查处。同时,教育部门要主动与其他部门沟通协调,共同做好社会事务进校园的管理工作。对于确实有必要进校园的社会事务,如安全教育、法治教育等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综合素质的事务,要进行科学规划和组织,避免重复和形式主义。其他部门也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要把学校当成完成工作任务的工具,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师生的承受能力。另外,学校应敢于对不合理的社会事务说“不”,敢于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严控社会事务进校园,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是对学校和师生的尊重。江西宜春的做法提供了一个良好范例,期待更多地方能够借鉴和推广,建立起适合本地实际的“白名单”制度,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为学校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让学校回归教育本真,教师安心教学,学生快乐学习。

  (曹灿辉,系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教育局教育工作者)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相关阅读

多措并举助推新职业健康发展

 在国新办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今年我国最新发布的19个新职业。这19个新职业半数以上与新质生产 ...

12-04 08:59光明日报

教师触“网”,边界在哪?

对于教师触“网”的行为,应当辩证地看待,既要看到其潜在的积极作用,也要警惕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12-04 09:35“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在青少年心中种下节约粮食的种子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 ...

12-04 10:34《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