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这些“把吸管插到胃里”的孩子
发布时间:2019-08-22 09:30 来源:半月谈作者:张婉祎 A+A-
-分享-

据报道,为了瘦,为了在艺考面试中拿到高分,一些未成年人不惜快速减肥,把吸管插到胃里进行催吐。包括艺考生在内,网络上形成一个叫“兔子”的群体,其成员多以女性为主,其中不乏未成年人,她们通过催吐达到瘦身的目的。目前流行的三种催吐方式分别为手动、用管子和自然流出,“兔子”们用以上方法让自己变“美”。很多人一开始都沉浸在美食和纤细身材可以共存的诱惑里,殊不知催吐减肥形成习惯后,会产生交替性厌食症和暴食症,同时损害食道和牙齿。另外,催吐对未成年人的生长发展、免疫系统,女性激素分泌,生育都会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宁愿不要命,也要选择瘦?

当下,以瘦为美的审美观在我国越来越盛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少年轻人认为,瘦就是“美”,瘦就意味着会获得他人更多肯定的目光。其实,此种审美不仅不符合自然发展规律,还会伤身害己,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这样的观念对心智尚未成熟、缺乏基本健康常识的未成年人来说,更是危害甚广。

病态审美的蔓延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但不该让未成年人买单。辨别能力弱的未成年人,从小受到主流审美偏好的影响,极易受到蛊惑走向减肥的极端。对此,家长、学校以及社会都应主动作为,以防危害日益加剧。

作为家长,首先应从自身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念,让孩子在价值观塑造的过程中明白美是相由心生,除了外在美,更重要的是内心的美。与此同时,每个家长都应密切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起居,陪伴孩子的成长,从小让孩子在正向审美观的环境下长大。

学校对未成年人审美观念的科学引导亦至关重要。未成年人极易产生从众心理,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学校应在生理健康课上对学生普及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同时让孩子了解健康有效的减肥方法,明白采取极端方式盲目减肥会对身体造成诸多不可逆的伤害。

如今,“催吐”减肥已逐渐成为产业链,许多商家在电商平台上公开售卖“塑料管”等催吐产品。政府应加强对此种现象的关注和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宣传教育。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追美之路不应如此偏激。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自由,瘦不是“美”的标准,自信才是“美”的前提。

请对“美”多一份宽容,请对身边人多一份善意,让青少年在健康、阳光的环境下自由成长!

作者:张婉祎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小饼如嚼月,最抚学子心

10月6日这一天,是中秋节,也在国庆假期,两节上演“喜相逢”。当中秋的月明遇上国庆欢腾,今年的十一必定是阖家欢乐,举国同 ...

10-05 10:33山东教育新闻网

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 培育新时代齐鲁“大先生”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10-09 10: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三策”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 ...

10-10 10:4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