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职卷宗该“减肥”了
发布时间:2019-09-06 11:04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师报作者:李福忠 A+A-
-分享-

又到职称评定时,身边的教师朋友都在热火朝天地做着准备,我却发现一个新现象:教师评职称的相关材料越来越多,卷宗越来越厚。每卷都有砖头般厚,两块“砖头”也不鲜见。有些参评教师为了把材料组织好,几乎折腾了一个暑假。年龄大的教师不堪重负,需要找几个帮手熬些日子才能完成。在组织材料的过程中,许多教师累得唉声叹气、精疲力竭。

到底增加了哪些材料?以某地评选中小学高级教师为例,近年来增加了一个学期的教案、青蓝工程材料、校本研修材料,所有的获奖证书都要附上通报或证明,所有的优质课都要附上相应的教学设计,等等。

增加这么多材料,一方面考查参评者干了多少工作、干得怎么样,另一方面防止材料弄虚造假。其实,材料齐全并不能证明参评者干没干工作。在学校最初确定人选打分时,量化的大都是教龄、文凭、奖励、优质课以及教学成绩、年度考核等项目分数。参评中胜出的教师才去整理其他材料。

为什么在学校遴选人选时,许多材料未列入加分项目?因为尺度、标准难以把握,不好操作。比如说教案,有的是手写的,有的是电子的;有的清楚,有的模糊;有的详细,有的简单……怎么打分?如果只看教案的表现形式打分,也不一定公允、客观,因为写教案是一回事,上课又是一回事。写教案不等于备课,教案写得好,课不一定上得精。于是,学校为了规避矛盾,尽量减少人为的有弹性的分数。再如校本研修材料,平时没有,组织材料时要现凑;平时做了,原汁原味的材料也放不进去,必须套到所给的模板中。这样一来,真材料也成假的了。

至于那些获奖证书,何必非附上通报或证明?如果学校档案工作做得好,可在档案室查到通报,工作量还不算大。如果学校档案管理无序,通报查不到,还要东奔西跑去开证明,奖励越多工作量越大。实际上,在层层监督和把关下,奖励即使没有通报或证明也假不了。再者,有通报或证明,证书就一定是真的吗?

至于优质课每节都需要附上教学设计更让人匪夷所思。如果意在“打假”,每个优质课证书不是都已附上通报或证明了吗?再说,附上教学设计就能说明优质课证书更真吗?如果意在检验优质课的含金量,就更没必要了。通过教学设计不一定能看出优质课的含金量,即使能看出来,优质课的级别也早已“盖棺定论”,不可能“复评改判”。

类似的材料,别说学校不好把握,上级评审人员也不好评判。评委以什么标准评审这些材料?这些材料在评审中占多大权重?基本都是模糊的。因此,评职称需要哪些材料,需要有关部门仔细斟酌。考查教师业绩,也不能简单要求教师组织各种材料,防止学术造假,也不必凡证书都要自证真实性。发挥不了应有作用的材料尽量少用,最好不用。废除“我爸是我爸”式的证明材料,也是在给教师减负。


作者:李福忠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小饼如嚼月,最抚学子心

10月6日这一天,是中秋节,也在国庆假期,两节上演“喜相逢”。当中秋的月明遇上国庆欢腾,今年的十一必定是阖家欢乐,举国同 ...

10-05 10:33山东教育新闻网

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 培育新时代齐鲁“大先生”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10-09 10: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三策”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 ...

10-10 10:4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