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毕业“清考” 大学生还敢混日子吗
发布时间:2019-10-15 09:22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吕京笏 A+A-
-分享-
       对于不少大学生来说,毕业“清考”是最后一道保护墙。近日,为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教育部再出重拳,要求坚决取消“清考”制度。

  10月12日对外公布的《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要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综合应用笔试、口试、非标准答案考试等多种形式,科学确定课堂问答、学术论文、调研报告、作业测评、阶段性测试等过程考核比重。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

  不得不承认,一些大学生日常熬夜、旷课、滑水是有“底气”的。如果期末考试没有通过,还可以参加补考;补考没过还可以重修;若学校不允许重修,或重修考试仍然没有通过,毕业前还会有一次考试机会,这就是大家熟知的“清考”。

  作为学生的学业能力是否可以达到毕业标准的最后一道检测,“清考”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在很多学校,“清考”其实就是一次集体的大型“放水”现场。取消“清考”制度,针对本科生的毕业考核进行严格管理,拆除了平稳毕业的最后一道保护墙,将大学生赶出“安乐窝”,从学生主体入手倒逼本科生教学效果的提升。

  事实上,取消“清考”的风潮并非首次刮起。2011年,中南财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就取消了“清考”制度;2013年,西华大学也发布公告称“从2012级学生起,取消毕业前增加的一次补考”;自2018年教育部提出取消“清考”制度后,广东财经大学、河北地质大学、广州大学等多所高校先后发布通知,明确取消“清考”制度。

  在官方政策方面,江西省于2019年印发《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完善学生学业评价机制,全面取消“清考”;河南省也发布文件指出,将“逐步取消清考制度”。

  当毕业失去了捷径,重视过程、脚踏实地,显然比投机取巧更靠谱。因此,取消“清考”制度,不仅可以起到鞭策大学生认真学习的作用,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扭转其唯结果论的被动学习观。

  《意见》还指出,要将阅读和锻炼纳入考核标准,体育测试不合格者不能毕业;同时,积极倡导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提升本科生教师队伍实力。这些都是为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做出的积极尝试。

  青春年华本该是最有进取精神的年纪,大学生活的重要意义便在于“求真知、练本领”,大学生浑浑噩噩、颓废堕落,最终后悔莫及的案例屡见不鲜。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便有18名学生因学分不达标从本科转为专科;去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一门选修课,22名同学因作业抄袭被判0分,更是为热衷作“知网搬运工”的同学们敲响警钟。

  警钟敲响之时,学校也应该反思。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严把考试关是必经之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覆盖范围已经超过了15%,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而中国高等教育的模式则一直奉行“严进宽出”,此次取消“清考”,无疑对“宽出”进行了重要调整。

  在最好的年华,别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作者:吕京笏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小饼如嚼月,最抚学子心

10月6日这一天,是中秋节,也在国庆假期,两节上演“喜相逢”。当中秋的月明遇上国庆欢腾,今年的十一必定是阖家欢乐,举国同 ...

10-05 10:33山东教育新闻网

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 培育新时代齐鲁“大先生”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10-09 10: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三策”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 ...

10-10 10:4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