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质健康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整个民族文明、卫生、健康素质的根本措施。近年来,济南市天桥区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等国家和省、市相关文件要求,把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把体质健康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大体教结合力度,全面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在2019年全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抽查复核中,天桥区抽测综合成绩排名位列全市第一名,2021年天桥区“三率一分”四项指标再次位列全市第一,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大幅提升。
一、全域谋划,整体推进,全面启动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工程
青少年体质健康关乎中华民族复兴百年大计,健康的体魄关乎一个生命、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天桥区教体局2016年全面启动了全区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工程,制订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的价值与意义,强化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建立有效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的长效机制。2018年,召开全区《透过学生体质测试看天桥教育》交流大会,站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视角,结合区域实际,着力研究从根本上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策略。2020年,出台《天桥区学生体质健康工作促进办法》《天桥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机制》,调整确定体质健康教育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提升机制,推动体质健康提升工程逐步科学化、规范化。2021年,深入实施天桥区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工程,完善机制举措、强化考核评价,形成校校实施、人人关注的良好氛围,为区域体质健康教育的长期稳步发展开拓了一条群策共进之路。同时,成立区教体局及学校学生体质健康领导小组,确立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和工作措施,使天桥区学生体质健康工作有章可依、有规可循,工作成果有具体机制可检测,工作责任有具体人员可落实。
二、立足规范、精准干预,科学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有效性
一是建立科学有效的监测标准。天桥区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根据国家《中小学体育锻炼运动负荷卫生标准》的要求,提出学生体育锻炼有效性监测标准:体育课堂教学有效锻炼时间不少于50-60%;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锻炼时间不少于15分钟;有效锻炼以心率衡量,其范围为学生最大强度心率的60%—80%之间,有效锻炼时的心率最低不低于125次/分钟。推进学校体育教学、大课间活动的规范性、有效性,循序渐进推进体育锻炼运动负荷卫生标准,构建新的校内体育活动模式。解决了课堂教学、大课间活动缺乏可量化的运动负荷要求和内容要求,增强了体育锻炼的有效性。
二是建立科学精准的干预策略。督促全区各中小学将学生体质健康列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保障各学校体质健康教育工作有课时、有考核、有评价。开展学生体质调研活动,对学生体质健康上报数据、区域抽测复核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加大对学校、年级、班级、项目的数据分析,提高数据分析的精细性,实现数据分析从总体到个体的转变,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后续管理以及锻炼监督。加大数据分析的警示性,让学生体质测试成绩利益方关心学生体质健康,学校家庭齐抓共管。创建责任性、个性化、实效性、共管性的精准干预策略,建立有主体责任的体质干预,督促学校、教师通过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大课间进行学生体质的精准提升。
三是建立科学系统的调控机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中的诸多问题,创建客观、可信、全面、精准的测量策略和方法,加大区域抽测力度,每年5月、10月两次全区提质健康抽测,均采取以教学班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复核的方式,聘请第三方担任裁判工作,采用全电子测试,保证裁判尺度、测试场地、测试设备、测试标准的高度统一。创建具有针对性、警示性、类别性、科学性的精准分析策略,定期召开全区分析会,找准问题所在,让全体教师切实明确锻炼、提升的方法和途径。
三、高位引领、深化改革,实现全区学校体育特色发展
2016年,天桥区引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项目,全区共有21所学校入选,天桥教育由此踏上了特色体育发展的道路。在专家高端引领指导下,天桥区聚焦核心素养、特色创新、品质提升,不断完善课程时间安排、师资配备、场地器材等,确保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在体育特色发展的过程中,天桥区还重点凸显“全员”特色,牢牢抓住“课堂”这一主阵地,并借助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专家组的先进理念课程,将1260个优秀课例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体质健康中的诸多问题,尝试将体育课课练、全员运动会、体育家庭作业、三精准体质监测(精准测试、精准分析、精准干预)推广到全区各个学校,带动全区体育工作的提升。天桥区每年组织召开“体彩杯”天桥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奔跑吧,少年!”天桥区中小学生体育联赛包括篮球、排球、足球、手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啦啦操、软式棒垒球、定向越野、游泳等11个大项的比赛。2019年,天桥区“动赢未来”体育联盟成果在“低投入”“零筛选”“纯校服”中展示,在爱济南新闻客户端当天直播中,一举收获了“百万+”点击量,同年全市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天桥教育“三率一分”四项指标均位居第一名。
四、多元共育、全员发力,全力营造良好体育教学新生态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关注了解每一个,激励成就每一个。坚持“教会、勤练、常赛”原则,提出“让每个学生享受运动快乐”的课程理念、建立“有趣、出汗、技能、安全”的课堂规范,通过聚焦“一生一长”,实现阳光体育全覆盖;开展体育教师培训,强化工作责任感与使命感,提升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聚焦“一师一优”,让每一位教师专业精进;聚焦“一校一品”,“无差别”整体推进城乡学校体育均衡发展。加强体育教学业务指导、开展提升教学基本功和课堂教学能力的研训活动,不断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建立体育家庭作业制度,亲子合作运动“打卡”,让体育锻炼向课外家庭延伸,不断彰显教育智慧,促进师生健康成长。同时,充分调动“师生家校社”五大主体参与积极性,推动各方主体各尽其责;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技能等级,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逐年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在爱生学校评价中的占比,调动各方积极性,同时发力、同向发力。
在天桥校园里,随处可见体育教师奋勇拼搏、默默付出的身影。与体育教师的苦干、实干相映成趣的是,天桥校长们成为各类体育课的“常客”,不少校长还在操场上以专业水准指导学生动作。同样,班主任、年级主任帮体育教师落实大课间训练也成为天桥学校的一道风景。 天桥区各中小学逐步形成鲜活、生动、高效、富有激情和创作性的“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百花齐放局面, 让孩子们感受合作的快乐、竞技的精神、体育的魅力,目前涌现出17所全国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12所新兴运动项目特色学校,52所体育特色课程项目学校。
编辑:冀春鑫
审核:周玉森